来源:威海网
2015-01-25 10:33:01
三年前,山大(威海)毕业生张家富、姚维猛、左长海、李虹震组团创业。三年后,他们自主创立的品牌“天竺爸爸饼”已形成连锁经营,在市区发展了多家门店,其立志提供像爸爸给孩子做的食物一样自然、健康的品牌定位深受顾客喜爱。
顾客在排队选购爸爸饼。记者 史蓬勃摄
拜师+摸索
终于取得做饼“真经”
2012年10月,爸爸饼第一家门店在海悦购物中心开业。张家富、姚维猛等四人既当老板又兼职厨师,在前店后厨忙得不亦乐乎。“看着顾客吃到烤饼后满意的笑容,我们对当初创业的想法也更加坚定了。”回忆起当日的情景,姚维猛仍有些激动。
别看现在爸爸饼备受顾客欢迎,但此前姚维猛等人学做烤饼的“取经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为了能做出口味独特的印度风味烤饼,张家富与姚维猛辗转全国多个城市、挑选了多家印度餐厅进行考察,最终他们选定了深圳的一家印度餐厅进行学习。“说是学习技术,其实我们是从打杂开始做起。只有店里不忙的时候,厨师才会抽空教我们。”姚维猛说,学艺之路困难重重,厨师都是印度人,语言不通,双方只能依靠肢体语言比划交流。此外,和面时水加多了、包馅时面皮破了、烤饼时烤糊了……总之,各种突发状况让这两个没怎么做过饭的小伙子吃尽了苦头。
学成后,张家富与姚维猛回到威海,他们把烤炉搬进了山大(威海)青春创业孵化园提供的免费办公室,在这里开始烤制第一张饼。但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由于设备与用料不同,用在深圳学到的技术烤出来的饼很硬,口味也欠佳。
开弓没有回头箭。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四个小伙子每天一大早就扎进办公室研究和面比例以及馅料配置,一个多周时间里,他们用掉了100多斤面粉,手臂多处被烤炉烫伤,究竟试验过多少张饼他们自己都记不清了,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烤出的饼终于有模有样了。
“营业一段时间后,我们还根据顾客意见对烤饼的馅料进行了调整,使爸爸饼更加适合本地人的口味。”姚维猛说道。
创新运营机制
连锁店不断增多
1月20日晚上9点,位于高区利群附近的爸爸饼门店店长迟建鹏接待完最后一位顾客后,深舒一口气,结束了一天的营生。虽然下班了,但他每天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那就是将门店当天的销售数据、财务数据以及第二天营业的物料需求数据通过一个餐饮ERP软件发送给爸爸饼的中央厨房。
中央厨房是爸爸饼各家门店的“后院”,每天各个门店的店长在营业结束时都会将相关数据发送到中央厨房,中央厨房会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此确定采购、加工、配送物料信息,为第二天的营业做好充分准备。
“半成品制作都是由中央厨房完成,各门店每天只需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就可以使顾客享受到统一规格的产品。”姚维猛介绍说,早在第一家门店开业时,爸爸饼创业团队就没有将目光局限于一家店,他们要将品牌做大、做强,在全国范围内寻求加盟商,发展连锁经营。
除了标准化经营,为了鼓励更多有创业梦想的人参与进来共同创业,爸爸饼创业团队还积极探索多模式运营。综观市区,爸爸饼不仅有海悦国际这类的独立店、利群附近的橱窗店,在旅游季期间,爸爸饼创业团队还在海边、夜市以及大世界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置了流动店。不同的创业人群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加盟经营方式。
目前,在标准化、多模式的经营机制下,爸爸饼餐饮连锁在全市范围内快速复制与扩张,建立了包括烤饼、奶茶、烤猪蹄在内的6家门店。
回顾三年创业历程,姚维猛坦言在他们创业的三年中,学校以及政府给予的扶持力度很大,不仅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室,还为创业提供了大量优惠政策。“拥有如此良好的创业环境,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姚维猛说。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631-5213515,1572560661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631-5213515,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