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22日,齐鲁大讲坛第89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李景源教授做客齐鲁大讲坛,作了题为“唯物史观与中国道路”的学术讲座,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
讲座中,李景源教授紧扣“唯物史观与中国道路”这一主题,结合多年研究成果,从历史观上思考中国问题、毛泽东的历史观与中国革命道路、邓小平的历史观与中国道路、用唯物史观讲中国故事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和讲述。
李景源教授首先介绍了选择“唯物史观与中国道路”这个题目的原因——外国学者开始讲中国故事。近年来,外国学者根据自己的哲学观提出了“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发展前景不确定论”,并认为中国没有信仰,没有信念。李景源教授用中国发展实例推翻了这些观点,提出西方的价值观与中国的价值观有根本不同。两者不同是因为历史价值观的不同。中国的历史观就是民众主导历史发展、决定历史发展。
接下来,李景源教授分别阐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历史观与中国道路。对于毛泽东的历史观,李景源教授认为,只有理解了毛泽东历史观的转变过程,才能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由来和实质。毛泽东的历史观先后受圣贤史观、心力说等影响。后来,经过多次运动,毛泽东意识到唯物史观才是共产党哲学的根据。他提出,国家的命运掌握在民众当中,得农民者得天下,谁得到农民,谁就得到中国,谁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谁就得到农民。毛泽东历史观的转变,是中华民族思想的变革。这是历史观,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道路。李景源教授还讲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道路。从1975年至1980年,邓小平自觉运用唯物史观来思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并开展了关于生产力问题和物质利益问题等涉及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重大讨论,恢复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在唯物史观的核心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奠定了历史观基础。
最后,李景源教授运用唯物史观,通过几个故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国民党为什么失去大陆,美国为什么会失去中国,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历史周期率”三大历史问题。在互动环节中,李景源教授结合实例,耐心细致地为观众答疑解惑,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本期齐鲁大讲坛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学典教授主持。王学典教授在对报告的总结中认为,李景源教授的报告对中国的许多现象进行了解释,希望以后更多的专家能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解释我们当前的社会,也期望更多的年轻人读马克思的书。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师生员工、齐鲁大讲坛会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