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史暨登州文会馆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16日 16:45 点击次数:

    \

  [本站讯]10月12至15日,由山东大学与哈佛燕京学社联合主办的“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史暨登州文会馆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Elizabeth Perry)、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
山东大学校长张荣致辞

  张荣在讲话中说,登州文会馆与山东大学的历史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从1864年办学至今的150年,随着国家与时代变革有着时代特点及其贡献。登州文会馆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主要是与文会馆在体制建立、人才培养、分科教学方面的三大历史贡献有关。登州文会馆独特而丰富的历史价值,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许多有益启示。张荣表示,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到的专家学者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造诣精深,他们提出的种种独到见解,不仅将使会议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更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

    \
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Elizabeth Perry)致辞

  裴宜理介绍了哈佛燕京学社与山东大学合办此次会议的原因及初衷。她说,哈佛燕京学社致力于发展亚洲地区的高等教育,尤其重视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她指出,高度关注登州文会馆的发展进程,深入研究其办学实践与历史影响,不断发掘、传承其文化精髓,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
\
\  \

  大会专题研讨分为八个阶段,来自哈佛大学、美国威利斯学院、美国雪城大学、日本明治学院大学、日本北陆学院大学、日本福冈女学院大学、日本惠泉女学园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中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市社科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专家学者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探讨我国教会大学及近代高等教育在跨国家、跨文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并比较同时代亚洲其他国家教会大学及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寻求可作为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借鉴因子。

    \

  开幕式由历史文化学院方辉教授主持,大会主题发言由历史文化学院刘家峰教授主持。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桑兵教授,美国雪城大学劳太瑞(Terry Lautz)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中清教授,裴宜理分别作大会主题发言。华东师范大学思勉研究院张济顺教授,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江沛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吴义雄教授等海内外50位专家,山东大学学校办公室、宣传部、社会科学研究院、档案馆(校史办)、历史文化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及部分山东大学学生参加了相关活动。

\

  会前,张荣会见了裴宜理以及与会海外学者,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相关链接:
  一图解读:登州文会馆150周年发展脉络
  山大日记:历史学院 崔华杰
  山大日记:历史学院博士后 徐保安
  山大日记:哈佛燕京学社社长 裴宜理
  山大日记:留美校友 崔乃雪
  [登州学人]仲维畅:追寻中国现代高教之源
  [登州学人]孙守朋:寻古探今从教育看教育
  [登州学人]田海林:山大校史应从蓬莱起步
  [登州观点]陈化北:登州文会馆典章和山东大学章程内在的联系
  [登州观点]朱庆葆:登州文会馆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
  [登州观点]刘家峰: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
  [登州观点]吴洪成:登州文会馆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端
  [登州观点]田海林:登州文会馆——传统文化需继承弘扬
  [登州观点]孙守朋:登州文会馆办学模式及其影响
  [登州观点]桑兵:近代中国中学和西学之争
  [登州观点]王成勉:基督教高等教育强调生命意义
  [登州观点]徐亦猛:中国基督教教育的国际化
  图志:纪念登州文会馆150周年图片展
  专题片:登州文会馆
  纪念登州文会馆150周年教职工书画展举行
  山东大学举办“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源——登州文会馆15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崔华杰 图/杨云雷 李子路 鹿瑶 孙伟洪 杨竹琳 盛芳 袁鸣 张袁子奇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