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有青鸟书,吾友辞别之时所手书也,今已珍藏于心矣。”如果运用教给弟弟妹妹们的写作小技巧——学习《项脊轩志》结局前置,引起想象的写法,我应当这样开头。
可爱的你们,温暖的我们
“第一天站在讲台上,面向你们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怎么介绍自己。现在告别了,有太多的话想说,还是不知道从何开口。”
湖水浸眼圈,回忆染日晕……我们相遇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一个种了很多苹果树的校园里。
11个日夜,121个小时的陪伴,无数的欢乐与不舍。我们形影不离:一起上课与下课,一起聆听走进山大和仲英学者讲座,一起参与红歌合唱、趣味运动会、话剧表演活动,一起排练节目,一起创造难忘的2023年盛夏。

爱意如江水与明月,江潮连海,月共潮生。在展示衍纸作品和自制藏书票时,我看见弟弟妹妹们多样的性格和爱好,预见他们多彩的未来;于此同时,他们也悄悄记下我的每一句“小话”,为我留下无数个感动的体验。一颗糖果,消散一天的疲倦;一串手链,串起点点回忆;一张张明信片,写满爱与勇气。夏令营的生活就是这样用一个个“意象”,组成特有的充满温暖的“景色”。
缝缝补补,土豆变星星
于我而言,夏令营的生活不是体验,是感悟;不是奉献,是修身;不是付出,是收获。有位弟弟在成长档案里提到:“我们空空地来,参加这个夏令营,最后收获了知识。我们满载而归,却未给老师们留下什么。我感觉有点难过。”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好像被击中了一下。多种复杂的感觉交织在一起,有感动、有欣慰、也有不舍。至于这句话,我的看法显然不是这样的。
夏令营有120位弟弟妹妹,他们每一个都充满了活力,倾听我们的声音,陪伴着我们。谁能够计算,他们给予了我们多少自信与欢乐,消除了多少面对未来的犹豫与迷茫?这段经历,让我土豆似的未知前景变成了一颗颗闪烁的明星,对未来的憧憬仍未明确,但却耀眼。

缝缝补补,土豆变星星,其中的力量,其实也不只来源于元气的孩子们,更有同行者的鼓励。扪心自问,我们为这段美好的时光做了很多工作与准备。让每一天的每个时间段都有了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活动和不同的主题。每每看向认真又忙碌的同伴,我收获了莫大的激励与感动。不问未来,不求回报,做好手上每一件事。
黄昏的太阳,黎明的曙光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是《红楼梦》里小红说的话,也是我最后一节课的内容。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分别,这是不争的事实,无法改变。我们只能换个视角看待,选择淡出孩子们的生活,将他们还给他们的家人与朋友,让他们完成更重要的事,这是分别的意义。

我始终想将最开朗最阳光的一面带给孩子们,带他们将黄昏的太阳看为黎明的曙光,充满期待。无论过了多久,我都会记得春晖学校的日子,记得离别那天的泪水与宽慰彼此的微笑,记得少年的奔跑,记得不舍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