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溺浇灌出任性的野草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25日 08:53 点击次数:
最近一句“有钱任性”上热词榜,成为调侃土豪挥霍无度的新段子。如果说有钱人挥金如土算是个人处理私有财产的合度行为,那么一个家境不好的成年男性啃老成惯性,甚至任性,就不是合理范围内可为社会理解的行为了。
2014年11月19日,阜阳市张某自导自演一幕闹剧,喝农药自杀,威胁家人出钱为其购置80万豪车。张某30岁仍无业待家,过着被家人伺候的潇洒日子。啃老这一大老难问题重新回归大众视野。纠其根源,父母自小对张某的宠溺是造成他成年后本该自立担当却任性懒散的重要原因,张某心里任性的野草,是在他父母纵容和爱护的浇灌下一点点疯狂繁茂起来的。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我国约三成失业青年靠父母养活,65%的家庭有老养小的现象。啃老不是中国式难题,英国官方发布的一项报告称,超过330万20-34岁的人在啃老,占同龄组的26%。媒体和舆论多从年轻人无耻啃老的角度来进行报道和批驳,但更应该关注的是啃老族得以“啃”的原因。
英国的报告显示,啃老族的父母中1/3为了儿女减少了自我消费的开支,16%的人贷款或透支信用卡,2/3的父母除了提供孩子的食宿,还提供额外的财政支持。
中国式父母也有着传统的被啃老的安心感。他们认为自己攒了一辈子的钱就是为儿女将来用的。啃老不是子女单方面的掠夺,也有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和放纵。在被采访的啃老族父母中,很多表示心甘情愿被啃,自己的钱花在孩子身上才安心。心理教师郭斐曾接待过一位每天给儿子做好了一日三餐送到他家的老人。当郭斐问到不给他们送饭会怎样时,老人回答“他们会营养不良的”。
当然,父母的无私奉献和忘我付出绝不是该被犀利驳倒和无情讥讽的劣性。可怜天下父母心,正是对父母这种伟大的爱的赞颂和感恩,才更提醒我们正视自己作为子女的担当和责任,而不是成为子女无所顾忌、肆意妄为的保障和托辞,来助长他们任性的气焰,损毁社会的道德丛林。
父母该考虑放开手,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一味的娇惯只会让他们失去自我评估的标准,变得傲娇任性,成为父母发自善心的无意之举的痛。宠溺浇灌出的只是不守规矩的野草,而不是芬芳喜人的花朵。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姚润霞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刘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