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为何找蓝翔?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06日 08:45 点击次数:
蓝翔,全名是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虽是技校,可究其风头,在国内学校中罕有媲迹者,甚至可秒杀清华北大。而“蓝翔”在中国的网络文化中,简直成了神一般的存在。网民“黑蓝翔”主要是嫁接在各种戏谑化段子上,撩拨舆论兴奋点 ,“挖掘机到底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是许多故事进阶为段子的标配式结局。
网民究竟有多爱找蓝翔? 仅举一个例子:蓝翔广告部的工作人员曾把影视剧、媒体、网友“免费给蓝翔做的植入广告”,剪成了一部半小时的片子放到网上,点击率那是杠杠的。
那么问题来了,网民为何找蓝翔?
需要注意到,蓝翔近日名气爆棚,大多是因一些负面新闻而起。“副校长率百人跨省,与校长岳父斗殴”的烈火,碰上“蓝翔”这捆干柴,迅速在舆论场燃爆,一时间“打架斗殴哪里强?不看广告找蓝翔。”等调侃纷至沓来。随后“蓝翔校长荣兰祥被举报有3张身份证”“荣兰祥之妻称遭其家暴20年”等新闻,又火上浇油,让蓝翔在短时间内被密集曝光,并成为全民打趣的对象。
虽然借负面新闻“上位”非蓝翔的本意,但是蓝翔确实已经为这次舆论爆炸备好了炸药,所等待的只是一根导火索而已。
先从蓝翔自身说起。首先,蓝翔的实力确实是强:蓝翔是全国首家荣获驰名商标的职业院校;率先推行“把工厂搬进学校”教学模式;率先独立编写“零距离就业一体化”教材。而且,蓝翔生逢其时——中国刚好处在高校、职校发展不均衡,导致专业技术人才奇缺的时期,作为培训界“黄埔军校”的蓝翔,充当了补缺的先行者,享到了人才红利。甚至,蓝翔的强经过传闻的渲染,加上了一层神秘气息,就更加刺激着网民的神经了。比如说美国军方曾煞有介事地指责中国的黑客,还把黑客和蓝翔搭上了关系,“军方背景”“黑客摇篮”的遐想,让山炮味十足的挖掘机,俨然跟航母一样高大上。这样的“土豪”形象很好切合了流行文化,自然会成为大家热议的对象。
其次,想火,还得自个儿会浇油。自我营销哪家强?山东济南找蓝翔。蓝翔最成功的广告莫过于那句24年没变过的“挖掘机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它气势雄浑,语调铿锵,最重要的是简单粗暴。在其广告的狂轰乱炸之下,很多人如今再听到这话时,总会自然而然地脑补起唐国强竖大拇指的场景。不光是这句广告,和清华北大蹭关系,也是蓝翔擅长的动作。比如冰桶挑战大热之时,蓝翔方面就拍了部视频,“蓝翔学生用挖掘机完成冰桶挑战,点名清华北大。”还有蓝翔校长那句众所周知的经典名言,“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于是,蓝翔就成了技校界的“清华北大”,而且还在挥舞着挖掘机的手臂,向清华北大示威。广大网民对清华北大的心理本来就非常微妙,这种营销手段,又踩在了点上。
网民爱找蓝翔,归根到底还是在网络文化氛围下,蓝翔天然具备的气质,很契合网民恶搞的需要。草根变人生赢家,这类逆袭剧情向来大有市场。蓝翔似乎备全了这些因素,蓝领向来不被看好,但是“蓝翔出品”却在世人质疑的眼光中摇身一变,成为“土豪”,这些已足够吸引段子手们的眼球。
如果说蓝翔的传奇是典型逆袭的话,那么网民对蓝翔的各种黑,则是一种“草根心理”的折射。
很多黑蓝翔的网民都是正经大学的学生,从小被灌输“好好学习”的信条,但是走进社会一看,就业百般不如意,自己还不如一个蓝翔毕业的技工吃香。长期以来给蓝翔安上的“屌丝”帽子,反而被扣到了自己头上。蓝翔神一样的就业率和普通大学一比,把“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击得粉碎。他们黑蓝翔的段子,大多弥漫着一种酸溜溜的味道。当然也有淡淡的苦味,不少人借蓝翔自嘲,背后是对现实深深的不满和无力改变命运的无奈。早知如此,还不如去学挖掘机了呢!
至于蓝翔“叫板”清华北大,则又勾起了大家对大学教育的复杂情结。
回到蓝翔校长的经典语录,那本来是在强调蓝翔教授实用技术的特色,但他的这句话往往被误读成夜郎自大。显然,在一般人心里,清华北大和蓝翔技校那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怎么可以有人很不屑地说“那还和清华北大有啥区别”呢?
蓝翔出品的技工,技术再精湛、薪水再丰厚,也难免被大家定位成“逆袭的屌丝”,是的,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大学是光宗耀祖,读技校是一钱不值。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不管当下技工有多么抢手,但是家长还是挤破了脑袋把孩子往名校里送。很多中学老师的口头禅是:“再学不好就上技校去吧。”所以蓝翔天然就是被嘲笑的对象。
更何况,关于清华北大的争论久已有之,多少人想上清华北大而不得,对名校的心理是相当微妙的 。当看到蓝翔在就业率方面确实超越了名校,大家的心里确实是各种滋味。网友对蓝翔的恶搞,也是对清华北大的嘲弄。但事实上,蓝翔和清华北大并无多少可比性,两类学校培养方向不同,一个面向市场,一个致力学术。清华北大的学术地位不需多言,而他们的就业率本身已经在中国大学中遥遥领先,这说明他们培养的人才在市场上还是很受欢迎的,就在这个意义上,清华北大并未被蓝翔“完爆”。用蓝翔来攻击清华北大,或用清华北大来攻击蓝翔,都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本质上,被网民找的蓝翔,是个标签化的蓝翔,而作为一个弄潮儿的蓝翔,是值得尊重的。 被“蓝翔式”的标准答案夷平脑坑的我们,俨然只懂得狂欢,本应有的反思,也被格式化成一句“现在问题来了,某某到底哪家强?”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张颖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奥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