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故宫卖萌?卖的是文化产业转型!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26日 11:28 点击次数:

  近日,北京故宫推出了颇具新意的旅游纪念品,比如融合了雍容华贵朝珠理念的现代电子耳机、印有“朕就是这样汉子”的折扇、顶戴花翎官帽防晒伞等。卖萌讨巧的创新设计引来了游客们的热捧。事实上,真正打动游客的,是旅游纪念品所代表的产业文化转型。
  早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不少媒体关注报道了我国旅游风景区纪念品千篇一律的现象,“同质化”、“缺创意”等批评声纷至沓来。景区文化产业的空白,给各地旅游部门留下了一道头疼的填空题。
  北京故宫的创意算是填了一个不错的答案,给予高分!判分的理由很简单:它的新版纪念品中既体现了华贵肃穆的故宫元素,也结合了新鲜趣味的现代理念,以这种古今相容的方式,让文物气质与时俱进,从而与现代人生活、审美、需求对接了起来。这些创意文化纪念品,相比与昔日单调的字画、徽章,它的优点不言而喻,高分也就实至名归。
  事实上,故宫并不是仅仅填了一道选择题,还做了很多课外功课。故宫文化已经走出了深墙高门,走进了网络。故宫淘宝店、故宫微信公共号等互动方式接连出现。不仅如此,在互动平台的运营上,故宫也尝试放下架子,走进平民,更加接地气。以“本宫”、“么么哒”等网络流行用语作为载体,将故宫文化的传播效果不断放大。不禁令人感叹:故宫这么“萌萌哒”,为了转型也是“蛮拼的”。
  没错,是转型。故宫创意纪念品的推出折射出的是传统文化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建设的转型。把文化隐藏在深宫中、关在房门里、端坐在桌子上,显然是行不通的。传统观文化只有与现代的文化和理念相结合,才不会被时代割裂。
  当然,文化转型需要的并不简单是几个“卖萌”的创意。首先,搞创意接地气的前提是不损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机理,这种形式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而非冲淡文化氛围;其次,我国有着丰厚多样的文化资源,各地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向,如何更好地开放,如何更好地深入民众生活,其他的景区文化产业需要的是观念上的变革,需要针对自身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创意复制。
  继承文化优秀传统,拥抱文化时代创意,保护文化知识产权,加快文化产业转型,我们优秀的文化才能离我们更近一点,走得更远一点。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徐莉程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亦真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