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老师老师,你们明天还来么?”
“我们不来了呢,老师们明天就走啦。”
“啊,那这样我们是不是就看不见你们了?’
“不全是哦,只要你们好好学习,老师们有时间还会回来看你们的。”
“恩,那老师你们一定要来啊。”
这是我们和孩子们离别前最后的对话。其实在最后一天的课堂上,我自己已经几度哽咽到说不出话来,我只是坐在讲台前看着他们一张张可爱的小脸。
在大二即将结束的这个暑假,我有幸和我们团队的人一起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家去到了位于济宁市梁山县杨营镇中心小学。
据校长介绍,杨营镇中心小学是由镇政府筹资兴办的小学,主要服务于周边10个行政村落,现有学生522人,教职工26人。我们到达那里时正值八月酷暑,但是学校里面的绿化环境还是带来了一抹凉意。一开始,我们队员都说,这个小学条件设施还行,和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乡村小学相去甚远,当我们走进教学楼里面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桌椅和教室都挺陈旧的。在支教前期,我们团队也联系了十多所在偏远农村的小学,都以孩子们放假不在家为由拒绝了我们的支教请求,曾经一度想要放弃,好在最后联系的这所镇上的小学同意我们前去支教,并组织周边的孩子们来学校参加我们的活动。对此我们还是万分感谢。我们也知道暑期支教困难重重。
当我们到达这所希望小学的教室时,迎接我们的是孩子们好奇的眼睛。我们此行一共八个人,两个人负责一个班级,每个班级由十多到二十多个孩子组成并且一个班级是一个年级。我们对于自己教的学生真的是一点预知性都没有,一切都是全新的,不知道我们要遇到多少孩子,遇到怎样性格和姓名的孩子,最终我和雪萍分到了三年级的班级,令我没想到的是这是本次支教里人数最多,年龄最小的班级,这一开始也让我犯了难。
来支教之前,我们团队就根据我们成员的不同性格特长进行了不同的分工,我负责的主要是孩子们关于体育运动和音乐方面的课程并且出现哪个老师的课重了我就得去“救火”。我承认,虽然之前做了不少准备,然而最开始的时候,我还着实为讲课这件事着急了很久,慌张,害怕,紧张…… 我想很多人明白,最折磨人的通常不是那些值得说出口的苦难,而是那些琐碎细小的,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却又切切实实让你纠结的小情绪。孩子们的天性毕竟还是玩。
不过还好,孩子们的表现,真的让我的心在那一刻,找到了安放的地方。孩子们表现的都非常积极,回答问题也非常踊跃,整个课堂气氛也是活跃的令人觉得惊喜,有些孩子举手抢答问题会不自觉的就跑到讲台上面对着你举着他的小手并说“让我,让我”。下课的时候,孩子们围着我一直老师老师的叫,说实话,在那一刹那的满足感,无法用言语形容。我自己也用击掌的方式来鼓励他们,还挺管用的。这里的孩子们都有乱扔垃圾的习惯,让我感动的是,我自己拿着笤帚打扫的时候,很多孩子们都主动加入我,并且收拾好教室,虽然到了最后还是有孩子会将垃圾仍在地上,但我看着他的时候,他也会不好意思的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这也就足够了。
然而由于讲课之前也和孩子们有过接触,有一个小姑娘在那之后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她太过安静坐在教室的最后,个子也是我们班最高的,后来我发现她也不太合群,课后也不和其他的孩子打闹,就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安静静,偶尔会盯着我看,然而我讲完课之后,她竟然默默地为我擦起了黑板,后来我坐在椅子上的时候还过来轻轻戳我的腰,然后灿烂的笑着离开,后来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她觉得我给她很多的鼓励和关心,也就很和我亲近。后来我也送了几本书籍。
另一个用笑容吸引我的是庆利小朋友,每次我和他对视的时候,他都会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带着一点腼腆,但和我们说话的时候,又会感觉他是一个小大人一样,每个支教的老师都很喜欢他,最开始注意他,就是有次下了课,很多其他男生都因为天气热就光着膀子,他穿着衬衣只是揭开扣子,露出他瘦小的身材。后来和留在学校里的杨老师交流的时候,我才知道庆利家很困难很困难。但是我之前真的一点都没发现,他是那么的阳光可爱,也是很有创造力的一个小朋友。在之后对他的关注越来越多了之后,发现这个小孩子身上的品格已经深深的吸引我了,在最后的家访之中,他也成了我的首选。对于这个家庭,在我的心中也有一个特殊的位置了。
开始的那段时间里,有过不甘,有过脆弱,有过胆怯,有过很多很多负面的情绪,因为我们团队遇到的困难接踵而至,也见识了很多人情世故。虽然已经提前有了心理准备,但天气的燥热,和在家完全不一样的一日三餐,睡的全身酸痛的地铺,这一切的困难却在我们的家访之中,烟消云散。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有很多人说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比他们好了太多太多。
面对县里镇里来看我们的领导,我和我的队友们都感激不尽,他们给我带来了一些水果和食物,为我们减轻了很多的负担,八人十多天的伙食费才花了三百多,在和领导们的交流中,看得出他们对我们团队的到来很是欢迎并且也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我们把本次支教活动做实做好。此刻真的感觉我们在这里是代表了我们山东大学(威海)全体学生。支教的最后几天,下起了小雨,天也阴沉着,我站在墙边,看着坐的整整齐齐的孩子们,心里明白,成果汇报结束之后,不管舍得与否,我们要给我们的支教生活画上句号了。我们明白,虽然告诉孩子们,我们有机会肯定会再回去看他们,然而事实上,再见就不知道是何时了。不过,生命不就是一个圆圈么?也许我们终会遇见。 十多天的支教是短暂的,但孩子们与我们一起分享的快乐和知识是永恒的,当然与队友们的友谊也因为这段“革命”经历而弥足珍贵。
临别的时候,我最后告诉孩子们的话,也是我唯一能送给他们的话:“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