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与女学生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18日 16:21 点击次数:
最近的几起女学生搭黑车被害的新闻实在是触目惊心,有许多城市也都进行了街头采访以及调查。一瞬间,长期存在而且几乎快要被人们忽视其非法性的黑车——一下子又涌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些案件引起人们关注和热烈讨论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家长的担心和女学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各类社交网站上开始广泛流传防身办法、安全手册。众多媒体也都在不停地提醒女孩子们要“注意安全,提高警惕,不坐黑车”。但是看到这里,我却想到了其他的一些。
如果在山东大学做一个调查,我想应该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是坐过黑车的,而且在晚上乘坐的不占少数。还记得大一的时候,我对于乘坐兴隆山校区门口的黑车甚是恐惧和排斥,无奈校区分隔有时要往返于洪家楼和兴隆山,总会遇到时间紧迫或者办活动一直到很晚的情况。没有校车,没有出租车,也没有公交车而不得不选择黑车。随着乘坐次数的增多和身边同学的“鼓励”,我也渐渐对黑车不那么排斥了,我的手机里甚至还存着几位黑车司机师傅的电话。面对这样的情况,只是一味告诫女大学生不要乘坐黑车可行吗?舆论一味的申讨黑车司机没有良心、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是不是有些片面?是否我们还应该看到案例背后黑车市场存在的原因来探索治本之策呢?
在我看来,黑车之所以能一直存在而且生意不断,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有直接关系,但是我认为更为根本的是公共交通以及合法营运车辆的不完善为黑车留下了可乘之机。试想,如果可以选择公交或者比较容易就能打到出租,哪个大学生会选择黑车这种没有安全保证的车辆呢?正是由于常规公共交通和合法营运车辆还存在路线,时间等限制,黑车变得很有优势,在其占领市场的同时有时候甚至还可以漫天要价。
俗话说“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整治黑车市场与保护女大学生是否也是这样呢?在提醒女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目前运营的公共交通线路和营运时间、合理设置出租车市场准入制度、减少设租寻租空间呢?是否还应该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面,解决黑车司机的就业与生计问题呢?我想,如果能进一步完善合法的交通方式,增强公共交通以及合法营运车辆与消费者需求的对接,黑车的市场必然会逐渐缩小直至消失,这样的悲剧发生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话说回来,治理的过程是漫长的,所以当下,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增强保护意识,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交通工具,练练武术也未尝不可。也真切地希望交管、公安、城管等有关部门能切实履行职责,为我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杜立珍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张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