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致青春——十载山大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31日 10:02 点击次数:

  想为自己的山大时光写些什么。岁月留人醉,几时重。以遨以嬉间,十载时光已过隙而去。十年前,在瓢泼大雨中,作为2004级本科生的一员,我迈入了山大,从此再没有离开过。十年间,从济南到威海,从洪楼到玛伽山,从政管学院到翻译学院,从学生到学生辅导员。十年间,这里从我的母校逐步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十载山大人,一曲黄粱梦。

  十载山大,既有青葱奋发的激昂,又有志得意满的狂妄,既有功败垂成的苦闷,更有自暴自弃的颓废。当青春的时光逐渐褪去,所庆幸的是我仍是我,仍然在努力地做那个独一无二的我。
  十载山大,最感谢的莫过于我的父母,我的姐姐和姐夫们。谢谢你们,家的温暖永远是无法替代的。
  十载山大,教会我最重要的东西是敬畏知识。有四个人、四本书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谢谢田余庆先生,一本《东晋门阀政治》让我初识中国中古史的魅力;谢谢孙哲教授,一本《权威政治》让我深深地为政治科学所吸引;谢谢肯尼思·沃尔兹教授,一本《国际政治理论》,让我充分领略了国际关系理论的魅力;更要感谢陈寅恪先生,一本《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让我明白的远不止剥丝抽茧中映射出的知识的光辉,更告诉了我何为知识、何为信仰。我从不敢以“士”自居,但是我知道有些东西永远值得我敬畏。
  十载山大,我想感谢很多人。我想感谢我的师尊王学玉教授,感谢政管学院的老师们,谢谢一路走来对我的教导;我想感谢刘军老师、高弟老师、彭展老师、葛双林老师、郭晨星老师,谢谢你们在我的远称不上成功的学生干部时光中予以的包容、鼓励与鞭策;我想感谢翻译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谢谢你们始终包容、鼓励与鞭策着我这个晚辈。我是幸运的,山大的人们始终对我很好。
  十载山大,喜欢过、恋爱过、伤心过,最终释然了。谢谢你在那些美好时光中的陪伴。很遗憾,没能最终走下去。祝福你!
  十载山大,铭记于心的是好友的陪伴。不敢想象没有你们的日子会是怎样,不敢想象没有你们这一路又将如何走过。快乐时有人分享,悲伤时有人慰藉,消沉时有人鼓励,自得时有人鞭策。陈升曾经说,这人间苦什么,怕不能遇见你。我很高兴在十年的时光中遇到了你们。我很感激我遇见了你们。
  十载山大,很开心能有你们陪伴。谢谢翻译学院那些高年级的学生们,谢谢你们在我先后分管党员发展、学生会、社会实践的工作中,给予的一个新晋辅导员的帮助,谢谢你们对我所带年级学生的帮助;谢谢2012级的293名学生,你们像我的弟弟妹妹一样,我始终在努力,我也希望我能做到更好去陪伴你们成长;谢谢学生会的小朋友们,有你们在的学生会,是我们一起奋斗的目标。
  十载山大,喜欢李宗盛、许巍、张国荣、张学友;十载山大,我从对足球一无所知变成红魔的忠实拥趸;十载山大,喜欢似懂非懂地泡茶、煮咖啡……十载山大,生活丰富而又快乐着。
  想套用《天下足球》一句经典的背景台词:27岁的我回首望去,眼中尽是自己17岁时迈入山大的青涩身影。
  这是我的母校,这是我的第二故乡。

【供稿单位:威海校区翻译学院    作者:郭彪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丁璇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