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看着邻家姐姐身上印着义工字样的衣服,总是感觉很崇高、很伟大。之后的每一天,小小的我总会静静地趴在玻璃上看着姐姐日出离去、日落归家,皮肤变得越来越黑,但脸上的笑容却越发地灿烂。姐姐告诉我,这就是社会实践活动。彼时,“社会实践”这个词在我的心里开始扎根,随着时间的流逝,非但没有渐渐消弭,反而日益深刻。
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仿佛是一场梦,弹指间就过去了。纵然短暂,却并不似梦醒了无痕般地随风而逝。问卷调查、知识宣讲、有奖问答、社区义诊等一个又一个的活动给人以不一样的感受,在面对学生、市民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仿佛成为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载着满满的热情向大家普及防治结核病知识。书写策划、规划活动、拍照片、录视频、做展板等新奇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教给我们统筹全局、沟通合作的重要性,我们用相机记录下热情与真诚,用画笔诉说出辛勤与智慧。当我们的报道出现在医学院学生工作网站上,当我们的微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当我们的宣传单被市民、学生所接纳,所有的奔波和汗水都汇聚成两个字--值得。
这几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甸柳新村四区的义诊活动,我的工作是身着白大褂为来来往往的居民测量血压。这对我来说是新奇的,只有在实验室中才有机会一展身手的白大褂在这里是专业和信赖的代表,我仿佛有一种使命的错觉。突然记起曾有人开玩笑描绘医学生的未来是 “身无半文,读破万卷,悬壶济世,拯救苍生”。在我叮嘱居民坚持吃药,注意饮食习惯,合理膳食,看着他们脸上认真的神情时,我忍不住畅想自己的未来:在窗明几净的背景下,我聆听病人的痛苦,为他们排除病痛、舒缓心情,用专业知识扮演上帝的角色。电视剧《心术》中有一句台词,“当你选择读医科的那一刹那,你就要明白你所踏上的是怎样的一个征程。”每每记起,总觉得心潮澎湃,在我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的同时深感所背负的责任之重大。我想,无论我今后走得多远,都要记得自己的初心——救死扶伤。
社会是个大染缸,将我们单纯的世界渲染得五彩缤纷。同样,社会也是个大熔炉,在这个熔炉里,我们被锻造、被锤炼,心智被打造得更加成熟、更加通透。在短短的10天里,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从原有的市民身份剥离,转换视角,仿佛站在这个世界的另一端来看待社会,与人沟通交流是每天的必修课。从最初的生涩、战战兢兢到后来的成熟与自信,从最初硬着头皮的无奈到后来的自觉与主动,从邀请他人拍摄视频时的语言细节到活动策划中的系统全面,每一个人都在成长着。社会实践与其说是一项活动,毋宁说是一种沟通学校与社会的途径,一种引导大家走出校园的方式,有些东西并不是在学校就可以学到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园地,它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哲学,却无法教会我们如何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在世俗的磨合中保持自己的本真。而实践活动却可以提供一个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磨练心性、锻造自己的机会。不走出学校,你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课本上冷冰冰的“宣传”二字背后所代表的浩大工程,“V动力”中的volunteer的含义。走得出校园,才能熔于社会。
有人说,人生如茶,初时争相上浮,释放精华,最后折戟沉沙,尽落杯底。社会总会磨去我们的棱角,铅华洗尽,趋于平静。然则在我们熔于社会,被社会所锤炼的同时,一定要记得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