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03日 10:47 点击次数:
昨天下了一夜的雨,今早天微微放晴。
莫名的,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竟喜欢上了听雨。那是一种静谧,一种闲暇。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诗人才子,临窗听雨,我只是雨的爱好者而已。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
小时候,每到暑假,最盼望的事情莫过于下雨,不论是狂风骤雨,还是和风细雨,我都喜欢,但更喜欢的是介乎两者之间的雨,不大不小,时轻时重。一个人躺在床上,拿本小说随意翻看,困了就睡,饿了就吃,那种惬意,那种舒适,构成了童年挥之不去的色彩。
夏季到了,济南这个火炉自是不负此称呼,炎热的太阳蒸烤着大地,我总是盼望下雨的日子。夜里听到声音,心中欣喜万分,打开窗一看,却只是阵阵风声。即便是下了,第二天也仅仅是“昨夜雨疏风骤”,多期盼一场大雨呀。阴天下雨,虽出行不便,但静静呆在室内,也别有一番情致。身居闹市,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雨,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有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会因此生出一种遗憾。雨中出门,虽然要增加带雨具的麻烦,经常溅得一身泥水,但我还是喜欢雨。听着外面滴答滴答的雨声,不觉的那是噪音,而是美妙动听的音符敲打在我的心上。
今夜又下雨了,是酷暑了数周后的一场及时雨。我立即翻身起床,站在窗前,深深呼吸着带着尘土气息的空气,一天的疲劳在这一呼一吸的间隙顿时消散。仰面触雨,一阵微凉,沁人心脾。
但我仍习惯于床上听雨的声音,于是又回到床上,关上灯静静地倾听外面的雨声。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都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整日笼罩在卡拉OK歌吟声和汽车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这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有人曾经说过,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此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是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
雨点打在窗外的雨棚上,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我浮想联翩,今夜的这场雨又拯救了多少植物?庄稼的干旱可以有效缓解了。远处灯火辉煌的工地上,又有多少人在冒雨工作呢?今夜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也在聆听雨的声音?
闲来听雨,成了一种期盼,一种向往,一种享受。我多么希望,这雨声一直就这么响下去……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孙晨语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张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