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情迷西藏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20日 15:10 点击次数:

  爸爸说,他听了那么多年的《我要去西藏》,没想到我比他先到达。而转眼之间西藏行已经接近尾声。
  坐火车的这一路上,多数时间在缺氧中睡去,头痛让你走着站着坐着都眩晕。其他时间坐在窗边,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怕错过了什么大自然的精心安排。我们路过了4174米的不冻泉车站,路过了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荒凉,路过了羌塘大草原的苍茫,路过了满山坡的牛羊,路过了越来越低的云朵,路过了自由的秃鹫,到达拉萨时迎接我们的是内地难得一见的彩虹,一身疲惫的细胞都得到了安慰。
  初至西藏,头痛、缺氧,一切看起来轻微的动作都让人喘息,恋爱才有的那些紧张期待和生理反应,好像西藏都可以给你。这里驱车几个小时都很难见到人烟,手机信号很微弱,就连行动都为了避免高原反应而变得缓慢,仿佛你的生活一下子被按下了放慢键。慢慢呼吸慢慢走,慢慢欣赏慢慢想。不知是不是因为这里天亮得太晚,又暗得太晚,西藏总有一种让人忘记时间的本领。
  第一站是四大圣湖之一的纳木措。天气阴郁,远处一朵沉沉的乌云,马上就要压至山顶,偶见乌云深处伸出一道闪电,进而那片云下,下起了不小的雨,别处依旧。第一次站在别处看一场雨,惊喜溢于言表。湖水是碧蓝色,像是.......西藏盛产的珠宝——祖母绿!牦牛耳戴铜铃,一双眼睛里都是无辜,好像在这里生活久了,不懂凡尘艰苦。同是四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错反而没有纳木错那种惊心动魄的美,但又多了一些大气磅礴。她匍匐在那儿,一直是一副怡然自得的姿态。
  美得最让我难忘的是鲁朗林海。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转一个弯再转一个弯,就在那下一个山口,你就被慢慢转至你眼前的景色惊艳了。远处绿色的群山埋在深深的云海,天气微微湿润,你分不清弥漫的朦胧的究竟是雾还是云。你觉得所有的单反都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照在相机里的始终不及眼前所见、心中体会的美。车就停在悬崖峭壁边,此时景色独好,正应那句“无限风光在险峰”。一路上四季植物四季风光。继续向上,318国道就那样曲折地隔在两山之间,一直伸展到你的面前。山顶处有4300米的海拔,不知是缺氧的眩晕还是这一切都让你觉得是梦境,分明云朵在你脚下。脚下都轻了,舍不得踩痛了高原上那些洁白的云。
  然而在这雪域高原上还有一个地方让你觉得这高原实在温柔,它叫林芝,美称雪域江南。这里海拔只有2700米左右,植被茂密,氧气充足,一路上尼洋河的河水叫着笑着陪伴我们到达林芝。清晨出发,只要睁开惺忪的睡眼,就能看到远处山顶上的积雪,还有包裹着群山的浓浓雾霭,像是一锅煮沸的水,至少煮沸了我对林芝的爱。有时浓雾中露出一小截山尖觉得像是性感女郎的白衣下撩人的肩,偶尔也觉得那是男人脊背上一道性感而可爱的疤。云就这样撒了欢得旋转,让人沉醉于想象。来不及拿出相机照下她所有的美,只好没命地看,好像这样就可以把景色全部带走。
  西藏除了天美云美水美,人也美。那是一种带着信仰的美。景区碰到过一个笑得极其淳朴的藏族姑娘,唱给我们一首《在那东山顶上》,自此爱上这首歌,或许是因为那姑娘。碰到过善良导游,见我穿的衣服太少,把自己的羽绒服借给我,她说山顶太冷,那姑娘叫什么我已然忘了,只记得她黝黑的皮肤和深邃的眼睛,记得她20岁,并且教我“再见”就是“yangmu”。吃完晚饭闲来无事会逗饭店的小朋友,问他们几岁了,然后虔诚地学习藏语的“我爱你”。一路上走来一直都有一步一叩首的信徒,在玛吉阿米酒店(据说是仓央嘉措约见情人的地方)闲坐时,突来大雨,望去,大昭寺门前,五体投地地拜去的人丝毫未减。你无从猜测也无从判断。你会相信生活幸福与否与出身有关与自身有关,但他们相信与神明有关。这种执着就像当年觉得自己努力就可以考上任何好大学一样蒙昧,但谢谢那种信仰让我坚持。也谢谢他们,在我迷失在大学的时候,还能发现一些可爱的执着的人正为某一件事做着努力,无关结果。
  西藏,是自己来的,报了旅行团,收拾了行李就出发了。有人开玩笑说,姑娘你真是把自己当汉子啊。带一件衬衣就敢自己一个人来西藏。可是我来了。并且爱上这里。爱上这段旅途,还有在旅途中认识的那些可爱的家人,美丽的姑娘,还有卖萌的汉子。想要整理自己的心情,以为面对高山大川,以为面对草原牛群,以为面对空旷自然,我就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是我错了,真正的领悟是不需要辽阔的空间来证明或是启发的,真正的领悟来自内心。
  今天在布达拉宫里,我一求佛祖保佑家人平安健康,二求身边的朋友开心快乐,三求能遇上一个好人大胆去爱。明天就要启程回到中原大地去,再无蓝天白云,再无牛羊成群。我只是洗了一把脸。记得看《陆犯焉识》时,焉识洗了一把脸离开大草原,把属于大草原的留在了那里。可我不会了,我要把属于西藏的魂牵梦萦的美都带回去,把属于这里的记忆都折叠起来放进行李。原谅我的自私。
  我要走了,西藏,再见。十年再来看你。
\ \
\ \

【供稿单位:环境学院    作者:陈雨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秋叶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