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理性启蒙”时代真正的理性反思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20日 16:17 点击次数:

  启蒙运动对于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人类文明进程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体现在解放思想之上,科学与艺术的又一次复兴也令人感到文明的前景一片光明。当所有人都在为科学与艺术的高峰欢呼的时候,卢梭却在为风俗人心的现状和未来而隐忧,他前所未有地提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会造成社会的苦难和人性道德的堕落。或许用前瞻性的眼光关注时代命运的先驱都注定不被理解,卢梭的“第一篇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淳朴》一经发表,便“轰动九霄”,使卢梭一夜成名的同时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他置于了学者间论战的风口浪尖。
  细读论文发现,卢梭所批判的科学与艺术之过,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科学与艺术的错误认识与利用,导致了其复兴之后对社会风俗的消极影响。他在论文中所表达的态度,是基于道德家的立场所发表的,是对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功利主义思想的驳斥。具体而言,卢梭在论文中探讨的,从根本上来讲,是教育问题。科学与文艺本身无过,但当人类将其置于至高地位,过分重视和提倡以至于人们在追寻所谓“真理”的过程中忽略了自己道德素质建设的时候,这种复兴,似乎就弊大于利了。在卢梭的理解中,科学与艺术源自于人性道德的阴暗面:“天文学诞生于人的迷信,雄辩术是由于人们的野心、仇恨、谄媚和谎言产生的,数学产生于人们的贪心,物理学是由于某种好奇心引发的。所有这一切,甚至连道德本身,都是由人的骄傲心产生的。”因为道德的败坏,所以产生了对道德的需求。但是,不善于反思的人类即便看到道德的缺失,也不愿承认这种糟糕的现状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甚至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为了自身利益任由社会堕落。因此,卢梭才希望能将科学与文艺的真正的知识的掌握权,仅仅交到那些为全人类福祉而自愿献身科学的巨人手中。为什么是他们?与其说是他们敏锐的科学天赋,毋宁说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立判断的科学精神。价值判断的位置至关重要,审美力和判断力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又同时影响社会风气的走向。而审美力与判断力的错位,与常识的异化带来的后果便是风俗的衰颓。启蒙运动的目的就是提倡理性精神,拥有正确的判断力是对于人而言是至高的要求。价值判断的错位,既是卢梭对于启蒙时代的反思,也体现了卢梭对于理性光辉的追求。
  “回归自然”一直被认为是卢梭在教育上的创举。自然,即生态文明,生态美德。卢梭不反对理性和启蒙精神,而是期望更正异化的风俗与道德。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反思精神实质是通过“回归自然”的状态转变启蒙时代的错位内容,重新回复纯朴的风俗和道德。卢梭的深刻反思,也是他为道德回归所做的努力。道德与风俗背后彰显的是人性自由与尊严,加强道德建设,就是为了让人民真正拥有自由与尊严。这也是基于他对“人性本善”的认识。
  启蒙思想给予人面对自我的勇气和探索未知的野心,但是打开了人类道德自持的开关,人们极易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迷失自我内心最初、最纯真的追求,失去了道德的基准和底线。科学与艺术让人们摆脱贫困,拥有财富,而财富必然会带来利益的获取与纷争。利益冲突正是直接影响风俗与道德的因素。卢梭对人性抱着至高的期待,因而在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时,也越发感到失望和痛心。他身处的时代,正是人类社会近代向现代过渡的转型时期;而他所反思的问题,正是人类社会在走向现代性必须面临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驱动力是物质与欲望,人们从自然的和谐面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从与自然和谐共处,转化到了认识自然以便更好地利用自然的状态。这是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英明伟大如卢梭,也无法改变。所以,反思精神的目的,不在于真正地劝导人们从风俗教化日趋败坏的阴影中回归到最纯朴的真善美,而是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与启蒙精神、理性思想与利益诱惑相互制衡,卢梭在对于现代性和现代社会的批判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一个推翻者,更近乎是一个殚精竭虑的改良者。
  我们可以发现,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讨论的问题,所批判的风俗衰败的表象和人类品德的顽劣之处,至今依然存在,卢梭提倡的道德教育,依然落后于“知识教育”。那么也可以说,直至今日,卢梭的思想依然对社会的正常发展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反思现状,对敦风化俗的永恒追求,仍然是我们需要时刻思考的问题。人性道德与现代性的向前发展,一直都存在相互矛盾的交叉点,由于人性本身的短板,在追逐利益时我们往往会陷入道德沦丧和风俗衰败的困窘状态。所以,时刻警醒过分的利益追求对我们良知的侵害,在学会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依旧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更应当是现代教育的当务之急。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周颖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秋叶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