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有梦的青春才精彩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24日 15:08 点击次数:

  无人喝彩的人生,就像没有花香的小径;没有梦想的青春,就似失去翅膀的雄鹰。青春注定因梦想而美丽,人生注定因奋斗而精彩。“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公平的教育,是让每个公民都能实现梦想、获得机会的最佳途径。然而,仍有一些人因为家庭困难而享受不到这份公平。国家的助学政策则给贫困学子带来了希望。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交保险费,全班就剩下我没交了,老师让我回家去拿。我没有去田地里找父母要,而是坐在门口等,不知什么时候,有人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一看是父亲,竟忍不住哭了。“爸爸,我不上学了。”“不行,现在有钱了,我这就送你回去。”原来那天下午我一走,父亲就去找亲戚借钱了。我忘不了当时父亲看我的眼神,他的眼睛里分明含着泪水。上了中学,由于我成绩优异,家庭困难,学校减免了我的学杂费,还发给我助学金,还有好心人给我们贫困生资助,我感觉我的人生充满了阳光。我更加努力地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在初中和高中两次获得了全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的省一等奖。
  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上大学也许是最好的也是最有前途的出路。父母每天不知辛苦地劳作,省吃俭用,都是为了供我上学。每当有人看到我家满墙的奖状时,都会说我一定能考上一所好大学,一定会让父母享福,他们都是笑容满面的应着,其实只有我知道这笑容背后的苦涩。我不想让父母太过辛苦,但每当我提出要退学时,都会被父母狠狠地训斥一顿,我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当我拿到山东大学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心情却很沉重。我知道家里很难拿出那么多钱供我去读大学,所以我就偷偷地把录取通知书藏了起来,然后跟父母说还没有送到,就去镇上的小饭店打工去了。离开学还有十天时,父母让我回家准备上学带的东西。原来,父母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找到了我的录取通知书,就卖了粮食,又借了好几家亲戚才凑足了上学的费用。我擦掉眼泪,向父母保证一定会学有所成,报答他们。
  上了大学以后,知道了国家的助学政策,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经过我的申请和学校的调查,我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后来又申请到了国家助学金。真的非常感谢国家的助学政策,是它让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希望,它就像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生命充满希望;冬日里的一束阳光,温暖我们每一个贫困学子的心灵。
  资助对于贫困生而言,不只是帮助我们解决眼前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变得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党和政府对我的帮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上的慰藉,让我感受到温暖,让我安心学习,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所以我懂得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回报国家和社会。
  在国家助学政策的帮助下,我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也圆了父母的梦。我感觉我肩上的责任重了,我不仅承载着父母的念想,还有了国家和社会的希望。中国梦,谁的青春不奋斗?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有梦想,有追求,在奋斗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大学的学习靠的是自觉,不会再有人想以前那样督促你去学习了。有些人认为过了残酷的高考,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其实,大学的学习更为关键,这时候正是拉开差距的时候。上了大学后我逐渐学会了自学,不会的、不明白的就去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资料,或者抽时间去向老师请教,再加上认真听课做笔记,这两年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在前几名。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我还申请了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在办公室做些助管类的工作,不仅可以赚取生活费,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积累一些工作经验。此外,我还申请了创新实验,利用假期或者周末走进实验室,感受科研氛围,参与到实验中不断学习。如今,我通过在老师实验室的学习找到了自己的考研方向,六级也已经通过,接下来就要着手准备考研了。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氛围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助学政策在帮助学生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当身处校园却倍感无助的时候,国家助学政策的到来便会打动学生内心深处,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洗礼。作为一名受助者,我在受到别人帮助的同时,深深感到了社会无比的温暖,并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像帮助我们的人一样去帮助另一批需要帮助的人。我想,这也是助学金对于社会团结互助的伟大作用吧。在闲暇时间,我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为公益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13年,我参加了“回收旧衣,爱心奉献”志愿服务活动,将回收到的较好的衣服送到了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植树节”活动,将募集到的善款捐给了脑瘫儿童。在感恩的道路上我会继续前行。
  有梦的青春,才更加美丽;奋斗的人生,才更加辉煌。我们何不趁着这大好青春,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呢?


【供稿单位:药学院    作者:王学顺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秋叶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