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夜空中最亮的星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24日 15:11 点击次数: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很小的时候,总想出去走走。在那些大风吹动杨树叶子和刺耳蝉鸣的夏天,幼小的我站在自家屋后的麦田前,望着广阔无垠的葱绿,越过村庄,蓝色天际垂到模糊的地面,幻想那究竟是怎样的远方。穿过鲁西北大平原,在希望的田野上,憧憬多彩的未来和梦想。
  后来,去县城,来省城,童年梦想中的千山万水向我涌来,伴随而来的还有一路的荆棘和坎坷。一路走来,受挫之时、困难之时、迷茫之时,总有贵人相助。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它就像那颗夜空里最亮的星,在我困难之时提供经济和物质扶持,缓解我囊中羞涩。更重的是,它使我学会珍惜和感恩,使我在黑暗的夜里不再迷茫,给予我无尽奋力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我家住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柿子园乡郭炉村,那是一个位于华北大平原边缘角落里的普通乡村。我所在的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地质资源较为稀缺,发展阻力较大。而我所在的乡镇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长久依靠农业发展。
  我家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而母亲则从小没上过几天学,接近文盲。农忙时,在家劳作;农闲时,外出打工。在我小时候前前后后的十几年里,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大多数农业生产都要依靠人力或畜力完成。耕地、播种、施肥、灌溉……繁重的农活和生活的负担压在父母日渐年迈的肩膀上,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在鲁西北不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几十年,只为了老人过冬时多添置几件衣物,为了交上孩子读书昂贵的学费,为了应付各类源源不断的生活开销……
  和所有农村的孩子一样,我从小就要面临一个又一个经济上的考验。小学的学校位于三公里之外的邻村。那时候,几乎每天都要靠步行上学下学。为了赶上冬天的早自习,有时候甚至要在5点钟早起。路上寒风刺骨,教室里也没有取暖的设施。那时不满10岁的我,寒冬酷暑,风雨无阻。小学二年级时,姐姐考上市里的一所师范学校,2万多的学费几乎掏空了家里十几年的储蓄。后来,奶奶重病,昂贵的医药费再次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央求母亲为自己买一双皮革的棉鞋,竟然在母亲面前哭了一晚上。还有一次为了买一件印有卡通形象的外套,自己竟然在大街上拽着母亲大哭。年幼的我,似乎还无法理解父母为生活奔波所付出的辛劳和焦虑。可那时的我,成绩一向优异。每年寒假带回家的的大红奖状,是我送给他们最好的新年礼物。
  后来,我来到镇上唯一的一所中学读初中。学校用房紧张,不足100平米的房间要住下六七十人。除了一张床铺,没有其他供应。洗手间更是简易到只有一个放在角落里的水桶。食堂是几间被弃用的小瓦房,饭食就摆在露天的门前。没有桌椅,没有餐具。学校的教学条件也是一般,不像城市里的学校那样丰富多彩。而我的学业依旧不错,最终以年级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本县重点中学。
  高中三年,像是度过了三年高三。从进入校门那刻起,就能感受到压力。还记得开学第一周的不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像压缩饼干,强迫人必须吞下外来的一切,甚至容不得回味。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好,生活条件却远不如市里的同类学校。10个人挤在一间小屋,午饭只有十几分钟时间,一个月只休息两天,老旧的大巴车行驶于40公里之间的学校和家……快节奏的生活、繁重的学业、简陋的条件,这些都曾给我苦恼,也让我学会成长和担当。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高考,我以65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梦寐以求的山东大学。
  刚进大学,我错误地以为,终于卸下高中扛了三年的学业重担,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随心所欲了。于是,自己在心态上开始有所松懈。大一学年,我没有把学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没有为自己设定很高的目标。人开始变得浮躁和懒惰,像苍蝇一样麻木和迷茫。对待学业,总是得过且过,毫无进取之心。最终,大一学年,我综合成绩年级排名73。在当时,我并没有对这样一个成绩有所反思,而是可耻地因获得学校三等奖学金而心存侥幸,并且沾沾自喜。
  大二学年,作为贫困生,我获得1000元的学校助学金。这使我开始反思自己:助学金的意义是什么?我作为助学金的获得者,自己要怎样做才算是对国家和学校的回报呢?周围的朋友积极地参加着各类竞赛和活动,不少同学坚持着每天自习到晚上10点,经验交流会上学长学姐告诫我们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这些都刺激和启发了我,使蒙昧的我开始渐渐睁开眼睛,窥视并探问内心: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来这里干什么?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我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我应该怎么做?
  一系列的追问使我悔恨,悔恨自己大一学年曾挥霍掉的宝贵光阴,悔恨自己本来可以把一些课程学得更好更扎实;一系列的追问又使我斗志昂扬,决心珍惜现有的资源和机会并且认真利用,决心用自己的努力回报国家的资助政策和父母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养育。大二学年,一些变化在我身上悄然发生:以前认为不重要的课,开始专心听讲了;以前不屑于参加的活动,开始认真准备了;以前不在乎的人际关系,开始真诚对待了……大二学年,我不仅在学业上更加努力,而且作了很多未曾经历过的尝试和挑战:我利用暑假时间在泉城广场附近的萌天教育兼职做辅导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在十里河小区和顺丰花园等地做家教服务,利用日常空闲时间在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担任图书管理员……这些尝试不仅使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辛劳赚取一些薪酬,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历使我更加清晰地理解父母挣钱的辛苦和养家的辛劳,使我更加明白只有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才算是对他们的报答。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大二学年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综合成绩排名由大一的73名上升至13名,同时有幸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山东大学一等奖学金,同时荣获“山东大学优秀学生”称号。除了学业上的进步,我的各项综合素质也有显著提升: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社会实践校级优秀团队、校级优秀团员、志愿服务三等奖、“风雅风情风采”征文比赛二等奖、“治愈系毁童年”征文比赛一等奖等20多个奖项。这些活动和奖项不仅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也使得我有机会磨练自己,增长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经验。
  大二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获得,更加鼓舞我发愤图强、完善自我。大三学年,通过专业分流我来到模具班。模具班素有学风浓厚的传统,这使我有机会认识更多学习上的伙伴和生活上的朋友。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使我对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有了进一步了解和多一度的热爱。我体会到专业知识的魅力和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更激发我要牢固树立起“做一名优秀模具工程师”的目标和观念。我像一条渴望成长的鱼,在专业知识的浩瀚海洋里主动吸收、积极探索。我的学习态度比以前更端正,学习意愿比以前更热切。在大三上学期,我的绩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92分。收获喜悦之余,我定当再接再厉。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感谢国家资助政策,感谢你在我需要帮助时给予援助,如黑夜里最亮的星,寒冬里最暖的手,漫漫旅途里最长久的陪伴。
  受人之恩,全力相报。唯有脚踏实地,珍惜青春,学好专业知识,掌握立身之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学之路,或许艰辛漫长,或许坎坷丛生。我定将以勇气和坚持应对挑战,为成为一名优秀工程师全力以赴,劳怨不避,使命必达。


【供稿单位:材料学院    作者:李博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秋叶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