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多点尊重,少点坎坷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05日 16:39 点击次数:

  近日,热门网络小说《何以笙箫默》电视剧版男女主演敲定的消息开始在网络上传播,据传男主角由“天涯四美”之一的钟汉良出演,女主角由“古装四小花旦”之一的唐嫣出演,引起了书迷热烈的议论。从第一部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播出开始,许多影视制作公司开始将“咸猪手”伸向网络文学,但凡有点名气的网络小说,都正在或将要被搬上荧屏。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也浮出水面,演员是否适合小说人物,原文内容是否被改动等,无不体现着书迷们的担忧和对小说改拍的不信任。许多拍成播出的电视剧也确实对得起书迷的“不信任”,狗血、烂俗等硬伤,让忐忑等待的书迷伤透了心。
  总结起来,网络文学改编电视剧电影频频遭遇滑铁卢有3个方面的失误。
  一、选角不当
  制片方为了商业利益的需求,在演员的挑选上注重收视多于口碑,演员是否大牌,电视台会不会买,成了首要问题。新人普遍不敢用,万一赔了不好收拾,屏幕上的老面孔就少了很多担忧,考虑到这些问题,多数剧为了选择大牌而放弃更合适的人选。但更应该重视的是,演员的个人特征和表演风格是否跟原文中的角色最契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最终选定的演员只有一个,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但有些演员的选定实在是太过离谱。改编自唐七公子小说《华胥引》的电视剧《华胥引之绝爱之城》,在我认为男主角的选择是失败的。男主角慕言由香港演员郑嘉颖出演,70后的郑叔叔实在找不到20岁出头的陈国世子的感觉,预告片中明显的抬头纹让人一秒出戏。
  当然演员的选择也有签约公司、档期安排等限制因素,并不能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商业化身上,但制片方在选角上要走心,否则只能招来书迷的骂声。
  二、内容脱线
  很多书迷在得知心爱的小说要被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的时候,首要的问题就是原文的情节会不会被改的面目全非,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如果小说交到了“金牌编剧”于正手里,答案是肯定的,一定会改的亲妈都不认识,当于正要拍《三生三世枕上书》的消息传开的时候,网友瞬间哭天抢地求“于妈放过枕上书”,可见书迷们对乱改剧情多么的抵触。某些编剧因为投资方要求、收视压力等等问题,甚至单纯为了满足自己恶俗的个人喜好,希望在剧情方面“出彩”,狗血、脑残的戏码纷纷加入来恶心大众,剧情改编的太过离谱观众怎会买账。有的小说改拍过程中邀请原著作者担任编剧,情况就缓和很多。如《爱上王沥川》就由小说《沥川往事》原作者施定柔亲自操刀改写剧本,这无疑给了书迷一颗定心丸。
  除了编剧的改编,网络小说的改拍过程还受到政策的制约。架空文学、更改虚构历史事件等现象在网络文学中并不少见,审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删减内容甚至更改剧情。由桐华的小说《大漠谣》改编的电视剧就因不符合历史、抹黑霍去病、过分美化匈奴等问题,几乎全盘更新,最终成了现在的《星月神话》。
  三、制作粗糙
  每部小说里都会有对角色形象、场景或多或少的介绍,但在拍摄的过程中,制作团队很难单纯从语言描述中展现小说的设定,有责任心的团队尽力还原小说所写,不负责任的团队就奇葩尽显,富家豪宅变成单身公寓,商业中心变成城乡结合部,人物的服装和造型更让人不忍直视,《华胥引之绝爱之城》就是个中典范。翩翩佳公子苏誉作为陈国世子,穿着一身乞丐装,十分接地气的亚麻围巾让男主角气质全无;慕容安的造型更是大显神通,蝴蝶装、鱼鳞装等等,看一眼简直像见鬼一样;君玮的服装上装饰着大大的疑似中国联通标志的挂饰;泡面头、蓝刘海等另类造型,直接可以入选“得罪造型师”系列,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多少人一边吐槽,一边感叹好好的一部小说,就这么被糟蹋了。  
  以上三点可以看出,网络文学要想改拍成电视剧电影,不管从演员选择还是内容设定,或是场景造型,抛开原著,随意乱改,尽向恶俗的方向发展,被观众骂都是观众素质好,没动手打实属不易。但只要尊重原作,就基本能被书迷们接受。比如即将全面杀青的由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就从开拍开始备受瞩目和好评。这部被称为“中国版基督山伯爵”的小说,由山东影视传媒集团(拍摄制作了《大染坊》、《闯关东》等良心剧)打造,获得“白玉兰”奖最佳导演的孔笙、李雪导演合力执导,原著作者海宴亲自编写剧本,胡歌、刘涛等书迷极力推荐的演员联袂主演,从选角到拍摄制作都将“靠谱”二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琅琊榜》团队在细节上也非常严谨,剧中角色衣着沉稳大气,十分符合我国古代汉服的造型特点,一改国产古装剧造型浮夸的风气。美术、道具等部门开机前提前半年便投入工作,剧中的皇宫内殿、阁楼、主要人物居住和活动的厅堂、卧室、书房、密道等内景全部现搭,整体投资达到一亿以上,无不体现出主创打造精品的诚意。
  可以预想,未来搬上荧屏的网络小说只多不少,商业利益当然可谈,但在不“糟蹋”原著的前提下依然有利可图,何苦招来骂声一片呢?网络文学必然有很多精华可以提取,在改拍的过程中,多一点对原著的尊重,就可以少一点前进的坎坷,多一份对作品和对观众的诚意,就多一条坦途。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苗晖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王辰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