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这个莫名其妙的月份,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它,我甚至纳闷为什么有个组合叫“五月天”,也许对他们来说五月代表着美好,但对我而言五月真是糟透了。五月,天气回暖,冷热交替频繁使人身体不适,烦躁的我们同时要面对各科学期作业、各种学术论文、各路学生活动、各项学生工作,还有带给学长学姐们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英语六级,这真是致学渣加工作狂于死地。在这种混乱不堪、令人极度抓狂的局面下,我突然得到一个高中同学得了重病需要援助的消息,顿时表情都凝固了。
我的这位高中同学是一个女生,印象中她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学习很努力,朴素而默默无闻,见到同学总是腼腆一笑,自高考之后就没有见过她,而今再次听到她的消息竟是这样一个噩耗,令人心痛之余不禁感叹世事无常。对于像我这样远在他乡求学的学生而言,既没办法去看望她,又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帮助她,心里万分无奈,最后想到了通过组织募捐的形式为她筹款的方法。于是,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关于她的信息,希望可以通过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文案来号召社会人士为她捐款。
起初,由于担心自己不了解情况说错话而影响她家人的情绪,并害怕自己筹不到很多钱,我并没有直接联系她的家人,只是努力通过知情的同学从侧面了解了一些信息,后来,由于撰写文案的需要,我不得不鼓起勇气联系她的家人,使宣传文案变得更加详细而具有感染力。由于之前没做过这类事,我不得不向经验丰富的舍友求教,她第一反应就问我:“你怎样吸引捐款者?”我反问她:“那你做公益项目的时候是怎样吸引捐款者的呢?”她迅速打开她的公益项目网页并跟我说:“看,我们的捐款是有回报的,也就是说捐款者会认为这是有意义的。那你呢?你可以给捐款者什么回馈呢?”我一时间答不上来了,我一直以为捐款就是单纯地源自于爱心,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难道拯救一个人的生命不是有意义的吗?这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第一次遇到捐款回馈的情况,我并不想批判那些捐款者,相反,我更能理解他们,因为舍友给我看的捐款回馈品并不是什么物质上的回报,而是类似于“把好心人的名字刻在贫困学校的墙上”、“赠送纪念卡片”、“在活动视频中加入捐款者名单”等这样的回馈。第一感觉也许会认为那些捐款者是受利益驱动的,而募捐的人也正好利用了这一点,可是仔细一想,我突然意识到这些捐款者注重的也许是一种安全感。这些回馈品看似不起眼,可是它们可以给人一种踏实感,捐款的人至少知道自己的钱用在了哪里。
诚然,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利用别人的善心诈骗的人太多了,滥用善款的事例更是频频见诸报端,人们有爱心但更害怕爱心被利用。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为一个普通人筹善款还要通过各种平台来证明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可是普通老百姓要做到这些又谈何容易!无论是对于诚心帮助别人筹善款的人,还是对于有心为别人献爱心的人,他们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爱要如何去践行?
爱,要如何去践行?现在,这是令我最头疼的问题。在这个烦躁的五月里,一切都糟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