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人潮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07日 08:43 点击次数:

  我们一直处在环环相生的焦虑地带,一直绷紧了的脑神经似乎在高效运转中彰显了它的坚强无摧。但其实每一次外界对它的小小刺激都让它冒上了断弦的危险。为了让这个器官慢下来,我们选择减少它的工作量,渐渐的,思考这个不可替代的功能竟让“从众”篡了位,可笑吗,一点都不。
  在上海交流的这不到一年的日子里,你走在路上,会不会不自觉地就和前面一群陌生的人潮走了,等到回过神来一拍脑袋才会发现偏离了原先的轨迹已经很远很远了。地铁里、马路上、商场里,哪里都是人,你的世界里涌动着,变更着,一波,又一波。当我停下脚步站在原地,才会发现:理解这一切只需要给自己一个停顿的时间。
  你可能不止一次被灌输“上海人精明计较”这样的定义,但是你有没有给自己片刻去停下来理解上海人这样的群体,“精明”的定义你又是否有所了解。行走在这个城市里的时候,学校附近的几家房产中介窗户广告上三四十平方米的二手房赫然标着接近两百万的价格。对于普通的上海市民来说,就算工资相对于内陆要高出一点,但是当他们面临这样的房价时心中的感受是如何的呢?我想你可以拿击石之卵类比感受一下。家里面有在上海闸北的亲戚,一次和他家的女儿走在路上聊天时,她对着高层住房说“攒了一辈子换一间房子,这就是上海人啊”时候的眼神我怎么也忘不了。那是充斥着渴望并且由衷骄傲的一个眼神,当然,还有的就是,满满的辛酸。记得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里石小猛的一句话“像我们这样从外地到北京的,如果没有自己的一间小房子,那感觉,你就是这个城市边缘地带的人,那种感觉,就是漂着的”。不管是本地还是外地的人,有一处舒适的住所真的是强极了。撇开上海各种飚在天上的物价不说,单单是房价,如果没有生活时时处处的精明,他们凭什么才能买回一个“家”呢?
  “精明”可以是节俭持家的近义词,但是似乎大家都给它冠上了“小气”的名号。这样是不公平的。
  我是个丢三落四的人,丢过钱包丢过校园卡,但却都在失物招领处拿了回来。上海人小气,那就不会空放着白占的便宜不占。电脑出了问题抱着电脑跑到楼下维修处小师傅也三下两下帮我整好了,刚刚想问这收多少钱,小师傅笑着说这都是小问题不收钱以后还有问题拿下来我给你修。走进弄堂里,这里的老上海人和乐,平淡。
  所以作为这魔都的一名过客吧,我已经对这个城市产生了感情也有了留恋,我想替他正名,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他爱他,至少,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他。
  夜色降临的时候这个城市里灯火阑珊,看着周遭还是从未间断的人潮,只需要笑一笑,想一想。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俞卓玛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方鑫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