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一个医学生眼中的医患矛盾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18日 11:08 点击次数:

  一年四季最喜欢的就是冬天。冬天,我们可以呼吸空气里的那一份凉意,可以欣赏西校白雪覆盖下的别样景色。但是,当雾霾袭来的时候,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美了。今天,浑浊的空气让人都不想出门,怕一出去就被毒气熏着。医患关系就像是冬天里的雾霾,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挥之不去。
  突然想起看过的关于医患关系的恶搞视频,开始字幕上的那一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段话是这样说的:“子曾经曰过:今有二人,一者面慈心善而技拙,一者面冷口硬而手巧,其孰最善为汝行医?子贡答曰:吾宁可死!”一笑而过之后,我不禁想,如果是我,我会选择谁?前者热情慈祥但是技术不好,能给我看好病吗?后者虽然技术好但是面无表情,冷言冷语,看病的时候会不会凶我呢?身为医学生的我,竟然也左右为难了,如果发生在普通患者身上,他们没有医学知识,对待这种情况的为难更是可想而知的。
  现在每当提到医患关系,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医生怎么怎么不负责,怎么怎么收红包,患者因为不满意把某某医生告了,甚至杀了。看看我们的新闻媒体,他们总是在报道医疗事故,医告医闹,但是从来没有报道过医生救病人时的辛苦,无法挽救病人时的无奈。从医学角度上讲,本来就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手术,每一台手术都可能出现意外。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因为疾病而痛苦,而花费时间和金钱,他们希望有付出就有所得,他们以为花了钱就会把病看好。他们的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事实不总是如他们所愿。作为引领大众思维方向,决定舆论导向的媒体,如果能真正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去报道,而不是一味地偏向患者,不是一味地以抨击医生来搏得收视率,那么医患双方是不是会更冷静,医生少一份委屈,患者少一份愤怒。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医疗支出往往对他们来说往往不是小数字,也有很多人为了治病而倾家荡产。由于付出的代价比较大,他们往往对医生的言行、治疗的效果有着更高的要求。对待不满意甚至意外,往往心理承受能力比较低,也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对待这部分人,医生除了要认真负责外,还应该多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让他们调整好心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国家的政策。如果国家能增加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特别关照对那些不能享受公费医疗的农民和无工作者。这样,他们会大大减少心理压力,在就医过程中也能相对冷静客观。医改,医改,每当医患纠纷吵得火热的时候,大家就会谈到医改,可是改革在哪里?改革实施进程如何呢?
  医患关系另一方的医生呢?他们大多念了很多年书,有着较高学历,他们经历了学海的挣扎,也感受着工作的磨炼,他们白班夜班定期轮换,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较大。由于他们本身的高学历,工作的高强度,他们往往希望能得到患者、公众的肯定,能得到和付出相应的回报。齐鲁医院是省内最好的医院,不管哪天不管哪个科室,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患者。自己也去齐鲁医院看过几次病,每次都是挂了专家号,在诊室外等了一两个小时,终于等到自己了,进去说了说情况,专家就会问几句,开开药。一般不到五分钟,医生写写病历,就叫下一个了。开始也抱怨过这些医生的态度,但是后来想想这些专家也不容易,一上午不到四小时的时间,他们要看三四十个病号,形形色色的各种人;他们不是在机械地重复,而是针对每个人作出不同的诊断,制定不同的治疗计划。如果医院能建立更加合理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的奖励机制,那么医生在相对小的工作量和相对高的工作回报下,是不是会更有责任心,把面慈心善做得更好?是不是会有时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人人做到手巧而非技拙?
  曾经一直觉得医患关系是以后毕业了成为医生了,才会担心的问题。但是一件小事让我突然有了新的认识。那天被安排去齐鲁医院口腔科见习,和往常一样,我还是先去口院的教室换了白大褂,打算直接穿着过去,毕竟只隔了一条街。可一个同学说,我们就这样穿着白大褂过去吗?万一有医闹,被打了怎么办?我笑了笑说,不用,哪有那么多医闹。可是,当穿着白大褂,在齐鲁医院穿行的时候,我发现,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为这身衣服感到自豪,相反,看看来来往往的患者和陪人,我一直有着一丝的戒备心,怕这身白大褂成为他们袭击的目标。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发现原来自从选择了医学专业,我就一直置身于医患关系的漩涡中,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离开。体谅医生、信任医生,也成为我常常对身边人说的话。我相信,每一个医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大家庭,如果我们在求学阶段就能把这种正能量传给身边人,然后他们再传给他们的大家庭,那么这种正能量是不是会让雾霾散去呢?等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由医学生变为医生,会努力做一个面慈心善而又手巧的医生,那么雾霾是不是会散的一干二净呢?
  雾霾来的时候,很多人买了PM2.5专用口罩,希望减少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医患关系紧张的时候,有的医院也进行格斗知识培训,有的患者针对不满也学会了投诉。但是,这是我们希望的解决之道吗?当然不是。我们希望医生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以精湛的技术和过硬的知识解除患者的病痛;患者感谢医生的帮助,尊重他们的付出,像朋友一样交流。
  希望明天醒来的时候,推开窗户,我们发现,雾霾散去了,口罩可以丢掉了。站在外面,我们可以尽情呼吸,抬头一看,天很蓝,很美……

【供稿单位:口腔医学院    作者:董晓菲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亚宁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