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灰太狼何必太上纲上线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19日 14:37 点击次数:
因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情节,两个孩子被同伴绑在树上点火烧成重伤,这是近日发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的一出悲剧。
这个案件之所以备受关注,并不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监护不力所引发的侵权之讼,而是动画制作公司罕见地被告上了法庭,且被法院认定应对孩子模仿动画片情节导致侵害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一审裁判结果最终得到确认,必将对整个文化传播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自2005年6月正式推出后,它一路走来,可谓光环无数:不仅以17.3%惊人的收视率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更获得了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国家动画片最高奖——“优秀国产动画片一等奖”的荣誉。然而,最近《喜羊羊》却不太那么喜洋洋了。
10月12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称,央视动画责任有限公司等十家动画制作机构,央视少儿频道等十大动画播出机构,联合发出关于倡议,号召全行业承诺不制作、播出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的动画片。不幸的是,《喜羊羊》惨遭点名。而如今,《喜羊羊与灰太狼》出品公司又遭遇了被起诉的风波,这些打击真可谓接二连三。
说实话,无论是央视的指责,还是孩子家长的起诉,都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动画片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对孩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然而,从社会功能上讲,动画片只不过是一个给孩子提供休闲娱乐的平台,把如此一个情绪宣泄性的工具拔高到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度并令之担负孩子人格教养的任务,是否也太过上纲上线了呢。
其实,《喜羊羊与灰太狼》很难说是充满暴力的动画片,如果灰太狼被用平底锅打也算“暴力”,也要被认定与孩子伤人的悲剧有关,那么经典动画《猫和老鼠》、《米老鼠与唐老鸭》中类似的“打斗”不胜枚举,是不是都要删除?我们很难想象:没有些打闹的情节,动画片还有什么吸引孩子的地方?法院的这一判决,是否是为了避免亿万分之一的悲剧的可能性,而直接剥夺亿万孩子看动画的快乐呢?
回到惨剧本身,孩子放火烧人和动画片里的具体情节之间的因果链漫长,也很难直接认定到底是不是动画片里的“暴力情节”引发了悲剧。如果这次判决旨在让动画杜绝“暴力”,那无疑同样也会重创中国的动画原创精神。
灰太狼不是现实版大灰狼,需人人过街喊打。解决问题,从根源入手。多一份理解,少一点儿较真,相信不单是国产动画,还有真正迷上动画的孩子,双方都会喜洋洋。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柳聪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依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