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年准确的冬至时间是12月22日1时11分,但不少台历和手机日历却闹起乌龙,将冬至时间定为12月21日,这下可好,本该今天才煮得恰到好处的羊肉汤锅,提前一天沸腾了。(2013年12月22日08:20 重庆晨报)
本来想避开人流提前一天聚餐吃羊肉,结果被告知餐馆都已经没座位了;本来想提前订票回老家,却无奈因日期乌龙而推迟订票。冬至日期的混乱,导致了大家生活上的不便,本是喜庆的节日,却因为这些事而变得糟心。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有的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所以,对于这种日期,就如同端午节、中秋节、除夕和春节一样,不应该出错,否则会给民众造成很多困扰。
冬至,如今看来,既是民俗又是消费,既是气象又是科技。那么,日历和手机为何会出错呢?日历中出现两种版本的冬至时间,很可能是计算错误。手机软件开发的一位相关人士表示,手机日历都是在公式中套入数据后直接产生结果。他列出公式算出结果后,认为有些手机可能是直接用了结果的前半截,没有四舍五入,从而导致差错。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冬至日期也能出现这样的小乌龙,笔者不禁想到,在中国古代,如此重视节气的人们没有发达科技的支撑,是如何确定每一个节气的呢?这到底是科技的问题还是态度的问题,是不是古代技术有限所以古人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而如今科技发达了,我们在测算冬至日期这件事上反而偷懒了?
今年冬至,你是否也成了日历和手机出错的“受害者”呢?你的冬至过的是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