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空巢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13日 08:33 点击次数:

  “爆竹声声一岁除”,万家就在爆竹震天响间辞旧纳新,怀揣着对新一年的美好希冀迎来崭新的黎明。然而就在最后一束烟花绽放过后,“小鸟们”却又要离开自己的“老巢”,匆匆奔向了各自的前程。留下了“空巢”一栋,寂寞几许。
  中国自古讲究子孙满堂,四代同堂乃是一大家族的无上荣耀。长辈们看着全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便欣慰的享受着天伦之乐。古语道:父母在,不远游。于是世世代代便如此聚在一处劳作生产,繁衍后代,生生不息,创造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而又独特的农耕文明。
   然而社会的发展,财富与欲望的枪炮终于攻破了传统的墙。人们怀着对理想的追求,对名利的渴望,终于离开了自己的巢。从乡野间移入都市中,从一座城又奔向了另一座城。留下了已经经历太多风浪,而今又步履蹒跚的老人独守空荡的房,行色匆匆。于是老年空巢和中年空巢便成了这个高速发展的民族最疼痛的情感缺失。往昔的热闹繁华已不见,小鸟们已经远游他乡。剩下的,只是枯枝上一只风雨飘摇的孤零零的空巢!夕阳的余晖下,愈发形单影只,无限落寞。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岁月在沉淀,世事在变迁。事物发展过程中必有许多无法避免的疼痛在刺激着人们脆弱的神经。正如我们越来越多的空巢,像一个莫大的讽刺,对着我们这个以血脉亲情维系的中华民族。
  但世代沿袭下来的风俗节日依然是维系家族团聚的重要纽带。每年规模庞大的春运客流也能让我们体会到些许温暖。无论路途多么遥远,行程多么紧张,远方的游子必要赶回家里与父母兄妹共度佳节,享受着亲情的温暖。这也许是寂寞了一整年的老人最盼望的时刻吧。一年又一年,岁岁年年的盼望终将黑发变白发,终将一个沧桑而强大的心磨得别无他求。
  有一首歌唱道:“日子很长,只要是站在等孩子的窗;日子很短,只要是陪在孩子身旁。”快乐的时刻稍纵即逝,转眼间,佳节已过,孩子们又将背起沉重的行囊飞向更远的远方。如同一只只年轻的候鸟,总是渴望外面更精彩的世界。这里这么小,容纳不下他们的梦想。可是小鸟们却望不见,背后老鸟们的落寞与黯然神伤,再次独自忍受晚年生活的孤独寂寞。我们也许不知道,父母们终日守在电话旁只怕漏掉一个原本就很难得却弥足珍贵的儿女的问候;不知道父母整夜被病痛折磨而彻夜难眠的无助;不知道饭菜的清冷和房屋的空荡!
  从前人们讲究养儿防老,然而在生活节奏飞速加快的今天一切都显得本末倒置。老人的独生子女们带回的更多的是性价比很低的各色补品和对老人没多大用处的人民币,而不是真正让老人们幸福的关爱孝顺或者一个暖人的巢。我们该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到底需要什么?这难道就是我们梦寐以求日夜奋斗的小康社会?不,不是!
   经济越发展,我们就更应该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否则对为社会贡献一生的老人们来说实在是令人寒心的结局。常回家看看,为父母的巢多添一枝半叶,带去更多的温暖和关爱,他们也像孩子一样需要被呵护。否则今天老人们所饱受的寂寞也必成为我们明天无法摆脱的孤独。让这社会充满人性的关怀,让空荡的巢啊,多一些暖人的爱!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张晓菲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天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