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看新闻的时候,又一次被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惊呆了。一位女生在给一位老太太让座的时候,老太太由于车在晃动没有站稳摔了一跤,该老人向女孩索赔,并振振有词:“倘若你不让座,我自然不会因站立不稳而摔倒”。不堪其烦的女生最终赔偿了几百元,此事遂作罢。
看完这条新闻后,一种莫名的愤怒和悲哀席卷了我,我想要说话,却宛如脱离了水的鱼儿一样,仅仅蠕动着嘴唇,却无法发出声音来。我还能说什么呢,在这个集体失声的时代?自从彭宇案以后,老人倒地没人扶已经成为了中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甚而有网友调侃:能扶得起老人的,只有“土豪”了。泱泱中华,自诩有几千年的优良文化传统,尊老爱幼更是大家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但是当实践在实际生活中时,“尊老”却被老人讹,“爱幼”却被幼儿骗,社会诚信的严重缺失,早已将我们的优良传统冲击的所剩无几。
就在前几个月,在我国掀起了一片“公交车上是否该给老人让座”的讨论热潮,主张让座的和主张不让座的主要集中在谁更需要座位上。想到老人,我们自然的会想到慈祥、温和这些词汇,但是从近几年的公共事件中来看,似乎一个人的脸皮厚度会随着年龄的上涨也变得厚起来,难怪古人会有为老不尊之说了。然而,这样说究竟是有失公允的,毕竟,这样厚脸皮的老人只是千千万万老人中的一两个而已,然而,偏偏就是这一两个老人,让全国的老人为他们背了黑锅,甚至在广大的民众中引起了一种对老人的偏见和仇视。
一个人讹诈了另一个人,是属于法律的范畴,但是,当一个接受别人帮助的人讹诈了帮助他的人时,我想这是比杀人还要罪恶的,因为杀人杀害的只是一个人,而这种对社会道德的冲击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则危害的是整个社会。试想一下,当这种频繁发生的冲击社会道德的行为一次次的将人们的良善之心扼杀的时候,那些处在危难中真正需要人们帮助的人们,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所以,我真心的希望这样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讹诈他人的“老太”,可以放过那些乐于帮助她的“女孩”,因为或许有一天,她会真的跌倒在某个角落,而那时候,她所希望的肯定是一双温暖的手,而不是人们惊恐、躲避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