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职场:性别难道比能力重要?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04日 18:45 点击次数: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是新鲜事,随着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国大学生数量每年都在攀升,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金疙瘩”,而是成为了随处可见的“大白菜”。而就在这些“大白菜”中,还是会有一部分被优先选择,并不是它们更加可口,而是其天生的品种优势。当今社会,人人都说大学生就业难,但真正面临毕业时会发现,大学女生就业更难。
  性别歧视由来已久,随着社会越来越进步,性别歧视看似已经消除,实则不然。尤其在职场领域,性别似乎占据了比能力更重要的地位。招聘会上会有很多企业打出“男性优先”标语,有的甚至直接表明只招聘男生,因此更加优秀的女大学生却成为了“剩白菜”。人民网报道的一篇文章名为“‘清华’女:求职呵,请别把我们挡在门外”,其中,清华女生晓琳(化名)说:“走得更远的还是男生”。许多女大学生递交简历后连面试的机会都得不到,只因为在性别一栏是“女”,而原本并没有这些女生优秀的男生却拿到offer。最可惜的,一些男生在得到面试、笔试机会后,会因为时间冲突或准备不足放弃,这就造成名额的流失。
  今年年初,我国就业性别歧视案首次成功获赔。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大四女生温语轩(化名)在招聘中遇到企业“只招男生”,在当地人社部门的调解下,她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公开道歉和赔偿,感到“扬眉吐气”。而这份扬眉吐气的背后是长达71天的维权拉锯战。为何性别会成为就业的拦路虎?仔细分析下,结婚、生子、照顾家庭等社会成本成为了某些用人单位拒绝女生的重要原因。不能否认,在某些行业,男性凭借自身生理优势更加能够胜任,而对于那些本身不需要付出很多体力、对身体素质没有过硬要求的职业,企业在选择中如果仅考虑女性需要产假等外界因素而只招收男性,那就不能不称之为短视了。
  随着毕业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性别歧视问题更加急需解决。从自身角度来讲,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更加的完善自身,形成完备的知识储备优势,并且要有良好的就业规划,选择时避免对性别要求较高的职业。从外部因素来看,企业应正确的对待性别差异,合理规划自身用人制度,尽量发挥男女各自优势,不能一味否决女生的能力。职场的性别歧视的消除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最重要的是企业和个人应摆正心态,寻求共赢,不要让性别成为能力的代名词。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何畅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齐敏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