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妈妈”过个节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01日 10:22 点击次数:
前段时间在志愿者网络平台上看到了一则招募志愿者的通知,活动主题是给楼管阿姨过节。看到这则通知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立刻就浮现了我们宿舍楼下楼管阿姨和蔼的笑容,耳边也响起了她们亲切的叮咛和嘱咐,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我住在十六号楼,两位宿管阿姨都非常的和蔼可亲,其中有一位是这个学期刚过来的,还有一位已经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两年多的岁月。每次从宿舍楼进进出出,阿姨都会投来十分温暖的微笑,你要是叫一声“阿姨好”,那微笑就更加灿烂了。 阿姨们也都非常认真负责,无论什么时候总能看见阿姨坚守在她们的岗位上,尤其是人流的高峰期,阿姨睁大了眼睛仔细地辨认每一个经过的人,有时候因为有同学找,阿姨稍微离开一下,但是只要一听到那熟悉的“滴滴声”阿姨立马又从窗口探出头来看看进来的是不是本栋楼的同学。阿姨们还都非常的乐于助人,在青志联举办的“为农民工子弟织围巾”活动期间,很多同学很想奉献爱心但是不会织,于是找到阿姨,阿姨手把手地教她们,比妈妈还要有耐心。楼下的阿姨不仅对她们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保护我们的安全,还在生活中给与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就像妈妈一样,无私地奉献着她们的爱。
我正好被安排在了十六号楼,时间是今天下午的一点到三点。吃过午饭,也来不及午睡,我就和另外一名志愿者来到了阿姨的工作间,阿姨递给我们两个工作证,很正式的样子,一套在脖子上立马就有了一种责任压身的感觉。这个时候人还比较少,我们三个就开始了聊天,我们问阿姨平时工作会不会很累,阿姨告诉我们宿管工作累倒不累,就是比较繁琐,看门,登记,借钥匙,查宿舍,订水,发放塑料袋儿,虽然都是很简单的工作,但是人多就比较麻烦。另外工作的时间挺长,不能随便离开,要时时刻刻盯着宿舍门,以防有人混进宿舍楼,给同学们带来危险。如果遇到节假日,或者是刚开学,工作量就会变大很多,不仅人员比较混杂,而且在晚上还不断有人来敲门。我们又问阿姨,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很麻烦的事,阿姨回答说,基本上没有,只要在工作中带着一颗服务的心,换位思考,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事情,就会有效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正在我们聊得很高兴地时候,来了一个同学给阿姨还钥匙,阿姨一边给她登记,一边叮嘱她下次可不要再忘了钥匙,那位同学非常不好意思地笑着走了。
快到一点十五分的时候,人开始多起来了,大家都赶着去上课,有的同学会很自觉地刷卡,有的同学就直接走过去了,有的同学走过去的时候会抱歉的对着阿姨笑一下,或者解释一下原因,有的同学走过去的时候大摇大摆的,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做法是不应该的。阿姨说,其实在电脑上都有记录,刷过卡的人会显示相应的个人信息,没有刷卡的人会有高亮的红色字体标注为无卡人员,另外,无论有卡没卡,走过去的时候摄像机都会对你进行摄像和拍照,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东西,功能还是很强大的,它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便捷。
到了大约两点的时候,来了一位阿姨,是管理宿舍用电的,她给了阿姨一个名册,让阿姨检查一下名册上每个宿舍的人数是不是和实际的人数一致。那个名册上大多数宿舍都是正常的六个人,只有当宿舍有出国交流的同学或者是有外校的交流生住进来的时候才会有人数的变动,但这也只是少数。阿姨说每个月都需要这样核对一次,因为这个关系到每个宿舍的用电分配问题。
过了一会,又来了一位大四的学姐,学姐的手套开线了,想请阿姨帮忙缝上,阿姨接过手套一看,是因为有一根线断了,所以在那个地方裂开了一条口子。阿姨从抽屉里拿出针线盒,戴上老花镜开始帮她缝补。她小心翼翼的将钩针从缝里穿过去,再慢慢把线头挑过来,每次从缝里穿针的时候,阿姨就要睁大一次眼睛,并且将手套举得离自己远一点。不一会儿那个裂缝就被缝上了,学姐拿着几乎完好如初的手套又惊喜又感激,一时间不知道说了多少个谢谢。阿姨告诉我们她经常帮大家缝缝补补的,又一次有个同学的裙子开线了,又舍不得扔,找到了阿姨,阿姨帮他补了一整天,后来眼睛疼了一个星期,但是阿姨说她在做这些的时候感到很高兴,因为同学们在这里读大学,生活中难免会有很多困难,身边有没有亲人可以寻求帮助,所以她很乐意帮助同学们排忧解难,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学姐走了之后,我们又开始了我们的聊天,阿姨给我们讲了很多她遇到的新鲜事,我们也和她分享我们的快乐,我们聊到了济南的天气,聊到了大学的生活,聊到了各自的家乡,聊到了阿姨年轻的时候,聊到了阿姨的家庭,聊到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就像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一样,敞开心扉,无话不谈。在这其间,又有好几个同学来找阿姨,有的是在阿姨这里存东西,有的是找阿姨借钥匙,还有的是报修宿舍坏掉的水龙头。
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三点了,因为下午还有课,所以不得不离开了。临走的时候阿姨亲切地对我们说,你们以后可以常过来坐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可以找我,我能做的都会尽量帮你们的。
取下脖子上的工作证交给阿姨时候,就像是完成了一项神圣的使命一般,身上的责任轻了,但内心却变得沉甸甸的,因为我们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不仅了解了阿姨的生活,体会到了阿姨工作的辛苦,更是感受到了阿姨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对学生的浓浓的爱。
向每一位宿管阿姨致敬,虽然她们一直默默无闻,但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们就像是学校这个大机器在运转过程中的润滑油,正常的时候大家都感受不到她的重要性,只有出了问题的时候才会想到他们的工作原来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
宿管阿姨,你们就是所有远离家乡,在异地求学的孩子的妈妈。我们爱你们,感谢你们为我们做的一切,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感谢你们的无微不至,感谢你们的关怀与爱,请允许我们叫您们一声——妈妈。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周媛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亚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