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让真相抢在时间前面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04日 09:56 点击次数:

  12月2日上午10时30分许,北京朝阳区香河园路与左家庄东街路口,一名东北口音女子在经过一个骑车的外国男子时突然摔倒,随即瘫软倒地不起。外国小伙下车急忙搀扶女子,却被女子一把揪住,自称被撞到腿部受伤无法行走,需要对方负责。最后在双方调解下,外国小伙不得不给付1800元‘医药费’,女子方才作罢自行离开。随即,有关“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女子遭讹诈”的消息在网上热传。而12月3日,又有最新报道,老外扶摔倒中国大妈疑似遭讹诈,相关目击者称新闻多处不属实,当事外国男子确实与中年女子发生碰擦,并造成后者轻微皮外伤。
  近段时间,四川达州“小孩搀扶老太太被讹事件”持续受到关注,由此引发了新一轮“遇到有人摔倒究竟扶还是不扶”的国民大讨论,反复直戳国人的道德底线。北京这一事件“生逢其时”,一发生便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各方报道纷至沓来。报道形式虽有所不同,但舆论矛头却一直指向这名东北口音女子,认为其为人品质低劣,丢脸都丢到外国人面前去了。然而事情就是这样的戏剧性,被网友痛骂了一天的东北女子在3日冤屈得到平反。媒体搬出目击者的证言证实外国男子与中年女子确实发生碰撞,且外籍男子还用流利的中国话对其进行辱骂。“聪明的”网友和媒体又会调转枪头向外籍男子声讨。
  戏剧性的故事就描述到这里,笔者不禁要问,今天报纸上东北女子平凡的目击者们难道是使用千里眼看到的碰撞现场,用顺风耳听到外籍男子辱骂的话语吗?为何媒体在采访报道时,不问个清楚,探个究竟。
  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注重时效性、追求第一时间的资讯当然无可厚非,可再着急也不能让时间抢在真相前面。“扶人被讹事件”作为近段时间敏感性强、社会影响大、公众关注度高的话题集中了众多媒介受众的注意力,然而我们的媒体不能为了抢头条有看点,没有经过细致严谨的调查而人云亦云,甚至按照自己所想进行不实报道。
  不可否认,社会上确实有一些不道德行为的存在,作为社会组织,媒体负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道德责任,怎可以为受众喜好不调查、不深究冤枉无辜的人。
  今后媒体无论面对何人何事,都应先认真查清事实真相,不要不负责任只图抢发,更不要推波助澜,混淆视听。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杨俊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筱颜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