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泄漏,同时泄露的还有危机意识的欠缺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24日 18:43 点击次数:
22,32,44,48……死亡人数正不断攀升。
11月22日凌晨3时许,青岛市黄岛区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造成原油泄漏。上午10时许,抢修过程中,管道破裂处起火爆炸。就时间来看,在长达七个小时的过程中,企业与地方政府只是单纯的处置漏油,并没有疏散群众和车辆。这或许就是造成不必要伤亡的主要原因。
此外,本事件还有很多需要调查清楚的地方。初步断定事故原因是管线漏油进入市政管网导致爆燃发生,然而原油为何如此轻易的就进入了市政管网?这其中是否存在设计缺陷?有媒体报道称中石化两年前就已知青岛输油管线存在隐患,那中石化刚刚进行过的全国管道安全大检查为什么没有将黄岛输油管线上报整改?
与此同时,输油管道是否太过邻近居民区,短于安全距离也是媒体与大众关注的焦点。而政府官员却称,出事故的原油管道与居民区已经大于要求的安全距离,但漏油进入的市政管网则不受安全距离的限制。原油和易燃气体本身就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无论是邻近居民区还是市政管网都是设计存在的缺陷。
抛开设计缺陷等客观问题不谈,有关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燃爆后才知道管道漏油,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事发七小时却没人知情,或许有人发现漏油但丝毫没有引起重视,只是草草处理了事,这样的态度不得不让人疑惑。像中石化这样的公司,紧急事故的应急预案应该是相当成熟的,出现泄漏情况的处理步骤也应该非常明确,企业及政府的失职让人难以原谅。
无论怎样,事故造成不小的伤亡已是事实,解释与借口通通换不回逝去的48条鲜活生命。输油管线的安全不仅在于国家资源是否被浪费以及海洋会不会被污染,更重要的是城市里居民的生命安危。所谓人民梦是中国梦和民族梦的根基,如若人民的安全都不能保障,何来最后中国梦的实现?
原油泄漏本应引起政府及企业的高度重视,及时疏散附近民众也是发生紧急事故时应有的处理方法。重视力度不够,危机意识欠缺是导致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原油泄漏,同时泄露的还有政府及企业危机意识的淡薄。真相尚不明确,但一次次的安全事故已经足以发人深省。惟愿相关部门重视起来,给全国人民尤其死者及家属们一个满意的交代。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吕怡然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齐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