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5日,在四川达州,3个小孩扶起摔倒的蒋太婆,却被老人反诬是孩子撞倒的,要求赔偿医疗费。11月22日,有3位目击证人证实是蒋太婆自己摔倒,公安部门据此判定蒋某某系自己摔倒,蒋某与儿子龚某某的相关行为属敲诈勒索,并作出相关的拘留、罚款决定。11月24日,蒋太婆以全家性命赌咒,坚称自己是被孩子撞到,并申请复议。”(11月24日《成都商报》 )
一个简单的摔倒与扶起的事件,为何进行了5个多月的拉锯战?蒋太婆一家声称事情还没完,他们还要申请复议。显然,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谁都不会捞到所谓的“好处”!争一个理,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在这5个多月的时间里,3个小孩子和蒋太婆一家的生活“不得安宁”,社会影响恶劣。因为涉及到医疗费问题,11月16日,蒋太婆的家人把她背到一个孩子家中,小孩父亲江先生只能好吃好喝招待着,生怕出意外。江先生苦不堪言,一度想过搬家。而3个孩子觉得自己明明做了好事,却反被诬告,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会受到怎样的冲击呢?蒋太婆一家也总动员,相信太婆,极力为太婆代言,声称要讨回公道。社会公众对于行善又多了几分戒心,感叹“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
这个案件只有一个真相,到底是谁在说谎呢?如果是3个小孩撞到的话,他们会出于恐惧而隐瞒真相。但是3个小孩会同时恐惧吗?会恐惧长达5个多月吗?3个孩子的家庭会联合起来谋划,试图逃脱赔偿老人的医疗费吗?恐怕不太可能。最重要的是,有3位目击证人已经证明了他们的清白。如果是老人说谎的话,她会出于什么原因呢?一是无意说谎,蒋老太年过七旬,可能反应能力较差,遇到突发情况跌倒时往往看不清肇事者,真正抬眼看清的恰恰是搀扶她起来的人;二是故意说谎,蒋老太洗澡时摔倒时受伤,担心医疗费用,不愿增添子女的负担,在外出摔倒时才心生一计。
从2006年的“彭宇案”到这次“达州案”,中国已经出现了无数次老人摔倒反诬扶起者的事件,不仅折射出社会中人与人的不信任,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中国老人医保的不完善。试问,为什么摔倒的老人都要试图抓住一个人,要求赔偿呢?难道真的是“坏人变老了吗”?不是的,其实这些老人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恰恰相反,他们是不想为子女增添负担,不想让子女承担这份医疗费用。如果把老人摔倒后的医疗费用也完全纳入医保中,老人还会不依不饶吗?这样的话,年轻人也敢大胆地去扶老人了,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不用受到冲击了!
争一个理,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老人虽然摔倒了,但是幸好伤势不严重。作为蒋老太的子女和3个小孩的家长,应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孩子需要安静的童年,老人需要安宁的晚年。而国家在老人医保这一方面是不是应该再加大投入一点呢?否则,社会不信任之风肆掠,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