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行动 我们还要走多远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21日 09:15 点击次数:
今年5月开始,烟台大学7位餐厅保洁员开始以吃学生剩饭的形式进行节俭,学生受到触动,纷纷参与“光盘”行动。保洁员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节省粮食,不造成浪费,学生们的反响也是积极的,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如果学校不开展类似于“光盘”行动的活动,没有保洁员吃学生剩菜剩饭给学生造成影响,学生们自觉的节约粮食的习惯,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养成呢?
7位保洁员4男3女,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53岁,都来自农村,经历过艰苦生活。他们说是因为从前对忍饥挨饿深有体会,现在看见粮食浪费就觉得可惜。诚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学生们大部分从小衣食无忧,对饥饿没有切身体会,但从小接受勤俭节约思想的教育,从小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对浪费粮食熟视无睹,有的人甚至形成了一种习惯,碗里不剩饭菜觉得不舒服,这种现象实在是匪夷所思。
在保洁员老人吃剩饭剩菜的触动下陆续形成“光盘”的习惯,这种现象也足够让人欣慰,也有很多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光盘”行动,提供各式各样的奖励,不少学生在活动期间很好的贯彻“光盘”的理念,但如果没有保洁员的激励呢?如果学校不举办“光盘”行动不提供奖励呢?“光盘”行动活动期一过,餐厅收残处又可以看到大量的剩饭剩菜,学生什么时候才能自觉形成不浪费粮食的习惯并持之以恒的贯彻下去呢?这样的问题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从心底里认同节约粮食的必要性,这种思想其实早应该在每个人心里根深蒂固。并且也摆正自己的心态,吃光饭菜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吃不下的不点,吃不完的打包,这样的做法并不会被人轻视。对于餐厅来说,在取餐处、座椅旁边张贴倡导节约粮食、合理购买的标语依然是有效的方法,同时餐厅饭菜的分量标准也可以有所改动,推出半价的半份米饭或者半份菜,方便饭量小的同学购买,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按照学生需要盛饭盛菜。学校和学生社团也可以经常举办活动,督促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这种传统美德不应该是靠督促和奖励来贯彻的,应该是我们每个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部分,但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形成自觉“光盘”的习惯,需要每个人持续的努力和坚持。希望保洁员老人的做法能给更多的人以启发,让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不会因为经济条件的改善而逐渐消失。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苗晖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伟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