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林徽因传》,“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江南已是烟雨迷离”,这句子夹杂着些许江南的淡淡忧愁与诗意扑面而来,突然意识到,我有多久没有那么闲适的坐下来读一卷如此惬意的文章,更是有多久没有停下来听听自己的声音,一直在赶路,却忘了驻足。
自己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各有自己的追寻。有的选择了平静的生活,闲来在图书馆读几本喜欢的书,享受自己的时光,抑或是在校园里走走停停,看看自己喜欢的风景;有的人选择了忙碌的生活,为了各种活动或是组织不停的奔跑着,奔走在不同的校区,不同的地点。而我恰恰是属于后者,忙碌在自己的世界里,却乐此不疲。
我也羡慕过,或者说一直羡慕着那种在我看来是“闲适”的生活,在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的时候,携几本有着泛黄书皮、透着优雅的古香的书籍,独自走在些许冷清的路上,听着小树林里断断续续的晨读声,坐在厚重的石墩上,看着书中别人的世界,品着现实中自己的故事。或是在静谧的午后,阳光斑驳的洒在地上,我独自坐在窗前,品一杯清茶,任窗外的光线披在自己的身上,看一部自己喜欢的影片,领略不一样的感受。可是,我却选择了另一种生活。
我喜欢用钱钟书老先生的“城内城外”来描述这两种不同的生活。闲适的人生,是城外人的安逸,过着陶潜田园般的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静看天上云卷云舒,闲观庭前花开花落。而另一种忙碌的生命则是城内人的苦苦攀爬,为了生计、为了自己的坚持,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在人海中翻滚踏浪,期望着早日到达那个梦想了无数遍的彼岸。城内的人偶尔却会羡慕城外人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渴望着自己心中的修篱钟菊、浮世清欢;却不知,城外的人却在羡慕着城内人的打拼,期许着自己有一天可以站在万人无法望其项背的高度,受万人膜拜。
隋炀不幸为天子,安石可怜做相公,若是两人穷到老,一为名士一文雄。他们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
胭脂俗粉、帝王将相或是凡夫俗子,都有着自己的轨迹,有着自己的选择。却也都有着自己心中的一处柔软,曾几何时,我们都做了那个最有柔情的人,为了一朵花低首,为了一片云驻足。只因,我们都有自己的坚持,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