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协会该降温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08日 10:03 点击次数:
自称“中国高校起床界鼻祖”的北京大学起床协会,自上学期成立至今,人人网主页吸引了6300多名同学,微博上也有4000余名粉丝。协会发起人胡孝楠是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大三女生,因有一次一觉睡到上午11点半,才组织了这个协会,号召大家早起奋斗。
最近,各高校的起床协会纷纷走红,如北邮男女生互相提供“叫醒服务”,再如吉林大学实行签到制,前100名可以免费领取豆浆。顿时,起床协会引发了广泛热议。
在一片赞扬声中,笔者忍不住要泼一盆冷水给它降降温——早起床都要靠外力,那还有什么事能够靠自己来完成?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若是连最基本的自理自立的事情都做不好,还能指望他做好别的事?这样的学生走入社会后,如何撑起一片天?
早晨起不来床,原因诸多,可能本身就嗜睡,但更可能是前一晚熬夜。现在的大学生熬夜,要是为了完成作业,那还情有可原,但事实是他们多半挂在网上,要么看电视剧要么打游戏。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缺乏督促自己早睡早起的自制力,这种情况下大张旗鼓发动这么多人喊出“早起、吃早饭、打早卡”的口号,更像是自嘲,由此也看出当代大学生某种程度的颓废。
真正有毅力的人,下定决心早起就不会一直黏在床上。如今的起床困难户,当年高三的时候必定也是早起晚睡,为了考取一所好大学拼尽全力。但为何到了大学里就再也早起不了呢?缺乏目标、动力、自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首要原因。若不真正从自身改变,依靠外力的起床服务、叫醒服务、前100名签到免费送豆浆服务又能坚持多久呢?
目前,也有许多高校强制监督新生早睡早起,比如大一学生每天必须做早操、每晚22点统一熄灯。这种强制性措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以后能不能坚持下去,靠的依然是学生本身的自制力。何况,起床协会是建立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之上,完全没有强制力,靠的还是学生们的自觉。缺乏自觉的起床困难户能够坚持参加该协会多久?诸位拭目以待。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冯童童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天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