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官员“悬空”看望老人照片折射出了什么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31日 15:18 点击次数:

  10月29日,安徽宁国民政局网站上,一张疑似该市副市长汪军看望百岁老人的PS照片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图中,领导图像被放大且身体悬空,而百岁老人只能蜷缩一角。次日上午,这一照片造假在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的采访中得到了证实。(新浪新闻)
  审看这幅图片,我们不禁被它拙劣的PS功力所“震撼”。小小的一张图片,却挤进来了五个人。四位领导一字排开、身形高大,几乎占据了整幅画面,与蜷缩在阴暗一角且身形明显被缩小的百岁老人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可笑的是,职位最高的副市长居然“悬空”而立,身体被“斜切”一刀硬生生地出现在了画面中。接下来是新闻标题,美名其曰《副市长看望100岁老人》,我倒觉得《耍猴》相比而言更名副其实。
  在事后记者的调查中,当地宣传部有关负责人承认了图片造假这一事实。“新闻确有其事,但因为当时工作人员拍摄角度的问题,无法将所有领导都拍进一张照片里,所以后来才将两张照片合成了一张。”如此解释,着实令人愤懑。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是受过新闻教育的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公众都很清楚地知道这一点。然而,这张被“精心”PS过的图片所揭示的新闻人专业精神的缺失却把我们吓得一身冷汗。不仅如此,这般“胆大包天”的新闻居然又名正言顺地登在了当地政府的办公网站上,难怪网友如此关注。
  专业主义缺失、新闻把关不严,是导致造假丑闻频发的重要原因。当今我国多地机械化的政治新闻报道方式,也同样不容忽视。我国政治新闻的报道可谓存在着多个隐形的高压线。畏权不畏专,当记者潜心于揣度上意、刻苦钻研哪位领导排名靠前、哪位领导从哪个角度拍摄好看、领导多了怎么去拍等问题时,对自然会忽视甚至违背新闻专业主义。
  之前宣传部负责人的回答,明显证实了上述观点。当记者的苦心孤诣只是为了证明副市长的确也曾出现,我们感受到的只是遗憾。看望百岁老人一事,去过没去过自然是不辩自明的事情。有必要只是因为副市长不在图中而大费周章地把他PS进去吗?当新闻媒介与宣传工具相等同,还有什么监督的意义呢?
  新闻媒体就是一面镜子,可以如实地反映信息;同时,它又像一个放大镜,可以让人发现任何细枝末节的事情。因此,多数人对媒体是心存敬畏的,甚至是十分恐惧的。而这些人之所以敬畏媒体,多数是心虚在作祟。
  自古以来,老百姓以“父母官”来称谓主管本地的官员。这种以亲情关系指代本地官员的做法,足见老百姓对当权者的看中。为官者,为民也。回顾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那些彪炳史册的好官无不因为“爱民”饱受爱戴。而谈到爱民,方式自然很多,但没有一个不是真心实意、脚踏实地的。无论是大张旗鼓地兴利除弊,还是默默无闻地埋头建设,是金子总是发光的,是好官也总会被发现的。领导公事繁忙本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即便他们真的抽不出时间去看望百姓,老百姓们也不会有丝毫埋怨。那么试问这张绞尽脑汁让主角在送爱心环节出现的照片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说到底不也是心虚在作祟吗?
  为官不是作秀,即便“浓妆艳抹”也会被老百姓雪亮的眼睛所发现。唯有对脚下的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方不负最亲爱的父老乡亲。我想,这个道理不仅限于官员,对于从事任何职业的人来说,都是如此。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柳聪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亚宁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