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高考改革不能“治标不治本”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23日 15:57 点击次数:

  2016年起,北京高考英语从150分减为100分,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与此同时,高考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有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
  北京高考改革真的能通过试题改革带动教学方式的改变吗?
  笔者认为,高考改革改得了分数却改不了僵硬的应试教育,这并不是体制的革新,不过是一些小调整、小改变罢了。
  北京高考改革中英语总分值大幅下降,语文分值有所提升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高考对教育方面的指引,未来的教育会更加注重对我们的母语汉语言的学习和传承,还原英语作为工具学科的地位,这一点笔者十分赞成。当下教育所形成“重英语,轻语文”的格局,似乎显得有些“崇洋媚外”、“舍本求末”。而今,北京出台的高考改革也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正视和重视。但仅停留在调整学科高考分值层面的改革真的能实现教育的改革,真的能做到北京高教委所言的“减负、均衡、公平”吗?
  东广早新闻曾报道北京一位扫街的环卫工大叔说得一口流利英语,惊呆众多网友。对比一下多数仍停留在“哑巴英语”状态下的学生,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模式和应试模式。调整分数不过是治标的方法,而真正的教育改革应该从本质上出发,从根本上提出教育体制中僵化的部分,不要让学生所学只为应考,所做的大量试题只为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让教育更加人性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空间。改变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从属地位以及逐步沦为应试机器的现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教育大家梁启超曾在维新变法运动中高举“思想解放、学以致用”的旗帜,在对其子女的教育上注重培养实践能力。他的教育方法在当下仍值得借鉴。搞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而学,才能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当下对于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已有超七成网民支持英语降分。这样的结果乍一看是顺应了民意,但仔细想来,英语降分和高考减压并没有必然性的联系,也许少了几道英语阅读,却多了几篇古代文言文。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来看,不过是在象牙塔里转圈圈罢了,辛苦的还是为应试备战的学生。
  高考制度怎么去引导教学模式、消除应试模式才是改革的关键所在,切不能只在科目分值调整上做文章。要系统地针对整个教育体制,做到治标又治本。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闫东鸽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露琪 徐易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