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演讲比穷不丢人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25日 18:48 点击次数:

  《沈阳晚报》近日报道,沈阳一高校某学院在认定贫困生资格的环节上,要求每位提交申请的同学要在大家面前将自己的贫困家境和盘托出。随后投票选举,得票最高的前5名才能获得资格。参加演讲的学生表示此举太伤自尊,演讲之后在同学们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对于演讲比穷这件事,央视评论“非雪中送炭,是伤口撒盐”,主流媒体纷纷评论“是一种伤害式救助”、“透出悲凉”、“是对贫困生的二次伤害”。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演讲比穷”,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问题,那就是大家为什么会觉得承认贫穷是一件丢人的事。
  毫无疑问,从贫困生心理的角度来看,也许学院这样的做法的确不合适,当众自揭伤疤让人难为情,心理脆弱的人甚至会觉得伤了自尊心。诚然学院的初衷是想做到公平公正,但是只要在审核环节多下点心思,严格把关,认真对待还是能够做到公平的,学院想通过演讲的方式来申领奖助学金也是校园懒政的一种体现。
  但是对于贫困生反映太丢人的想法,我认为不必如此。为什么会觉得演讲贫穷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呢?为什么承认贫穷是一种伤自尊的行为?贫穷和尊严能够划等号吗?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承认贫穷并不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情。贫穷与尊严无关,贫穷不是无能,更不应成为一种负担。“比穷”无伤自尊。贫穷本身不是耻辱,拒绝承认家境贫穷才是耻辱,别人是否看得起贫困的自己,那是别人的事,关键要看自己。自己都不能正视现实又如何要求别人呢?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如果连面对家庭贫困事实的勇气都没有,在小范围之内说出家境贫寒的事实都不敢,觉得伤害了自尊,那以后又拿什么去面对人生中的大风大浪和更多跌面子的事?可以说,“比穷”无伤学生自尊,真正觉得伤自尊只是学生内心的自卑心理在作祟,是自己觉得丢了面子而已。
  造成贫穷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贫穷都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很多因素是无法自我选择的。贫穷不是学生本人的错,也不一定是其家庭的错,何必为此感到丢人呢?
  有些贫困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受到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心态的影响:对于贫穷不能真正正确认识,以贫穷为耻却又渴望着富裕。这样的贫富观是畸形的,表现之一为“避穷规律”:人前不能讲;年轻时不能讲;富了以后可以讲;老了时可劲儿讲。总之,贫穷时深以贫穷为耻。由此造成当下价值观混乱:一方面批判“小时代”的恋富,一方面默许负能量的歧贫。
  面对贫穷,作为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贫富观,立足于现在,努力学习改变现状,把贫穷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让贫穷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陈雪薇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晨颖 徐易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