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有梦书当枕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27日 09:52 点击次数:
缪哲曾言:让思维如刀,书籍为砥。一句得之。很难体会煮字疗饥的生活,物质的贫瘠与精神的富足构成了文化生活本质的矛盾。海子说:“我愿意做远方忠诚的儿子,物质的短暂情人。”文明之力易见如斯。
千古风云,变幻多姿,亿万过客,只留下几处任人凭吊的遗迹,唯诚挚的思想历久弥新;斗转星移,世易时移,数代江山,灰飞烟灭一抔黄土掩辉煌,唯真理的星火越烧越旺。文明成为人们离不了的衣钵,和最亲近的知音。每当拿起手中的笔,我深深的知道,黑墨水的上游是一整条汨罗江。
《五灯会元》说:破愚暗而明斯道。书籍与我亦然。行吟泽畔,揽身一跃入水,忽然水底的石头崩裂,鱼龙四奔。从此,大地上有了补不完的龟伤。参访河山,在踏破芒鞋之后,东坡说:“一蓑烟雨任平生。”纵观历史,目遇处说尽半部人间。明斯道而笃行之,且听风吟,派一匹青苔教导生活,只待月华转照稻原,山府阜壤偕日月星辰待客,我以福德布施。
然而,人们往往在纸迷金醉纸中,沉沉不能自已。古来功名,无不在锣鼓声中隐隐然寂寞。我们难道不能在名缰利锁之中做一个脱布独巾的逸士,在仓皇岁月之中扬鞭,做一个誓死无悔的轻骑。不若三更有梦书当枕,在文明历史之中汲取,即使一文不名,我自坐拥皇城。捏在手里的几两梦,是否会被现实这条恶犬叼走?人生那么短,可又遥迢得让人心乱。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最终的最终,最后的最后,我们还是要回到文明的怀抱,如果我们不想像沙漠中季节性河流那样——时而枯竭,时而消失的话。释然之后,或许会发出:把黑暗的日子,拧成诗歌。文明教会人们淡然与宁静。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会怎么做?一位学生名叫沃伦?巴菲特,他用很工整的澄蓝色墨水写道:我会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束水仙花。事实证明,他确实终生都在践行。
越南诗人一行大师曾言:“我们的力量来自我们的安详。”只有在安详之中,才能感受书籍的力量,文明的气息。以文为友,成为生活最为真挚的信徒。
七月的虫声,是炸了线的诗三百,格律皆破,独独押一个锡韵:寂寂寂寂寂。三更有梦书当枕,梦的是心态,枕的是文明。且听……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高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佳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