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办了个辅导班,取名——方向教育。在开班前夜凌晨三点碎碎落落地写了篇日志《有方向,有你我》得到很多朋友的关心和鼓励,现在结束一月有余,有些经验与朋友共享,有些精神与朋友共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是端午节回家进行招生宣传时一名三轮车师傅对我说的话。那时候满脑子都是辅导班,见到人都以近乎话唠的姿态呈现,卖茶叶的小老板、买菜回家的阿姨、三轮车师傅,甚至为了制造聊天机会,为别人出钱拼车。了解市场、询问价格、探讨课程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招生宣传。交流生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给自己找到大量无拘无束的自由时间,因为你选择交流就意味着你再自己给自己找一套培养方案---近似完全自由的选课。
年轻就难免倔强。很多人都不看好我自己做这个辅导班,包括我的父亲以及姐姐们。试想当你的至亲都反对你自己的做法,并试图说服你的时候,你该何去何从?我顶着一切压力,决定试一下,青春没有失败。
那个时候为了这个事情近似痴狂,当一个人如果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一个事情上,在道德和法律的范围内真的会不择手段。为了招生到处求教,钻入图书馆看《广告心理学》《广告学》;为了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在积累了一系列团队建设方面的知识后,又看了《薪酬管理》等方面的书。见到有关这方面经验的人,都想尽办法打听消息,无论操场上、火车中、林荫下还是QQ的对话框里,无论朝露、烈日抑或星空。为了辅导班的经费,也是熬着通宵刷夜做任务,写文章,试图着找各种兼职。开始学着里里外外的包装自己,从眼镜、衣服、鞋子到手表、电脑。
招生宣传:一个人的战斗
我们一直渴望并肩而行,可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多的时候是在忍受着孤独去独自战斗,幸运的是有你们并肩而过。为了招生从五一起3次回到这个县城;6次奔波在家和学校的路上;12次在县城来回穿梭;5次在银行大厅午休;3次被银行工作人员轰出门外;8次网吧通宵;6个社区;20多条街道;100多户门面;2000来份贴在墙上的传单;8000多次手掌啪啪的拍到墙上;7000来份散发的传单……这个过程有褒扬、有谩骂;有期待、有失落;有幸福、有凄零;当然还有数不尽的孤独、艰辛、苦楚、斥责与落魄;
为了发传单翻墙、爬树、跨栅栏。还记得走完十几公里,拖着一身的疲惫坐在路边喝口水,按捺住兴奋查看收到的第一条短信竟是家长的谩骂;还记得就近选择银行营业大厅午休却被一次次赶出来的心酸;还记得一次次缱绻在网吧沙发里顶着困顿冥想着第二天工作的专注;还记得在教室外等着下课铃声遥望着星空蚊虫环绕旮旯里的凄凉。当然我永远不会忘记下午三点从书包里捧出一盒蛋炒饭在马路边梧桐树下咀嚼,迎面骑来车后座上那四五岁小姑娘目不转睛盯着我眼神中的那份怜悯;永远不会忘记我在网吧厕所里换上从行李箱里拿出的西装,走进教室宣传时的神采飞扬。
你很难体会到睡在银行里,手里拿着一沓传单,听着自动取款机刷刷地数着钞票的那种滋味;也很难感受到在厕所里换上西装走上讲台神采奕奕时角色转换之间的奇妙;你能想象在火车站候车室因睡着错过火车,却意外得到一个安定睡觉地方的欣喜;你能看到清晨在汉口火车站出站口等候公交的台阶上趴在行李箱上睡着,被一个行人提醒被盗的那份苦楚与感激。
这个过程我学会了担当。
团队让方向起航
有方向,有兄弟。慢慢地团队成员逐渐确定聚拢。如果说第一年很多人是我用薪酬策略吸引来的,那么我相信第二年我们的团队文化,团队中每个人的人格魅力也会为我们的扬帆起航增砖添瓦。还记得7月7号凌晨三点我从北京赶回来、灵杰从郑州赶回来、上午十点多马宁宁从武汉赶回来,下午3点全体准时到达广告公司集合的那种激情;晚上许涛、继阳一起看《中国合伙人》的那种亢奋;那些天,一起顶着烈日扛桌子,抡椅子的那种热情;近40度高温,几近中暑状态下的那种狂热;晚上在备战路发传单许涛的那种坚持与毅力。在家长会那天,我们喊破嗓门地吆喝宣传,我们一遍遍顶着烈日认真的解释,我们拾起被抛弃在路上的传单展现一个大学生的内涵与修养。从五月份起前前后后,整个宣传过程一共设计了8个版本的传单,进行7轮的宣传,8种不同的宣传方式背景,12000份传单。终于到了收获的一天。
9号试讲课前的面面相觑。每个人或倚在墙上沉思,或头埋在两臂之间弓着背深呼吸,或躺在曾满是灰尘的一米来长桌子上蜷着身体呼呼大睡。中午对午餐的要求如此简单,一碗羊肉汤,一个烧饼后,在三室一厅里满是沉默,目光交接时,给出的是最干净的微笑。与打扫卫生时的抡起裤脚,光着脚丫,拿起盆、扫帚的那份热火朝天的豪情截然相反。
其实开始上课的前几天我心一直在悬着顶着巨大的压力,担心对大家的工资承诺兑现不了,那个时候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是真如此怎么给大家筹钱兑现承诺。还好学生慢慢的多了起来,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根据工时计算工资,最少的也能拿到我承诺工资的二倍,甚至三倍时真的是特别开心。尤其当最后发完积攒在墙角四五天的200份传单时,又接到两个学生的报名电话,那一刻真的是得意忘形,在许涛、继阳面前跳了起来。
许涛、继阳一定还记得10号第一天上课推开教室门引入眼帘一片汪洋时,我们脸上近乎绝望的表情。可是我们没有退缩,一句“开始干吧”就迅速地把教室里爆掉的自来水龙头换掉修好,把教室里20多公分的积水,清理干净。出师未捷,根据地却被洪水冲没,电脑等贵重物品差点泡水这种体会一辈子有一次或许就够了。当然不会忘记团队人第一次在育才开会时,席地而坐,一瓶矿泉水就感觉十分满足,开始挥斥方遒的那份干练与高效。洪杨放弃空调间的舒适选择顶着酷暑四个小时守在蒸笼般教室里的那份担当与团队责任。
方向教育给予我们和学生带来什么?
还记得在中山大学时洪杨对我说:“ 当8月9号晚上你跟照奇转身离开时,我的那份离别惆怅以及后来在大桥上纳凉听露天KTV有人唱《我的好兄弟》时对团队的思念。”我想是的,每个人经过这短短的30天,从最初的素未相识,到最后的相互了解、关心问候,收获的友谊难能可贵,因为大家是一伙的。还记得即将离开华中科技大学结束交流生活时和一个崇仰已久的直系学长吃饭时,问起大学留下的遗憾,他给的答案不是没取得更好的成绩,也不是大学没谈场纯真的恋爱找个心仪的女友,而是没有一伙子人,彼此关系都很铁的人。是的,现在我感觉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最担心的就是我们团队成员缺少职业精神,没想到每个人都表现的那么棒。7月中旬有次清晨四五点倾盆暴雨,7点钟大雨还在持续,没想到7点半学生们悉数准时到达,重庆更是没有吃早饭 ,浑身湿透出现在教室里,那一刻留给我的是感动。还有28号周日这天,吕鑫还以为要上课跑了40来公里过来,唯一的一个学生不见踪影依然等了半个多小时的那份认真负责,还有对着一个学生讲了一个月的那份坚持与毅力。照奇能在辅导班结束时,凭借自己的敬业与努力让学生送上满满一罐亲手叠的幸运星,称其是最亲爱的老师。袁祖湘面对一群猴孩子,耐心讲解,出试卷时认真细致的书写也理应获得“美女老师”称号。还有家熙的兢兢业业,皓涵的认真规划等等。
家长们一次次跟我们打起电话,夸奖时;给我们送来书籍、打印纸、西瓜时;在我们上学时给我们送礼物时;请我们吃饭以表示感谢时,我想我们是成功的。
当结束了,学生们依依不舍,发表各种心情表示离别伤感时;在校园里见到我们,扑了上来那种亲近与信任时;给我们买早餐,包子,烧饼时;带来的那一份份感动,我想我们是成功的。
当学生成绩取得提高,从四五十分到126分全班第一时;当家长反映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时;当学生们更加懂事知礼敢担当时,我想我们是成功的。
当然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辅导班结束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一个月我们究竟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也试图在明年做出一些改善。我们教学环境很恶劣,教学队伍也不是很规范到位,教学内容有待统一规划。但是我们正在一步步地改变,我们正在一点点地努力。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可以做的更好。我一直答应过大家会给你们一个总结。我做的还不够好,有的人还没有积极的融入团队,还没有激发出大家十足的斗志。当看到袁祖湘的总结文章时,我感触很大,确实忙了太多的事情,尽力把每件事做好,同时也忽略了一些事情。当听到洪杨说开学后更加目标明确、学习状态也极大改变时真的很感动。
快乐是我们在一起的主题
最大的开心与快乐当然是认识了你们这一群性格迥异,满是才华的队友,还有一群可爱的猴孩子们。创造了淮滨奇迹,团队的骨干力量成熟稳重、涵养极高的文科状元清华大学耿重庆同学;呆萌呆萌的,理科状元上海交大的机械男鑫姐;还有认真负责的皓涵,以及志向远大背水一战的家熙。
这个暑假,养了三只“小白鼠”---许涛、照奇、继阳, 每天中午给他们做饭,锻炼了厨艺。一个买菜,一个刷锅洗碗,一个做拿钱管账。四个男子汉,傍晚时一起到大街上横行霸道,闲溜达,在商店里买情侣装;在西湖公园看一群大妈跳广播操;睡一张毯子,一个枕头的同甘共苦;以及停电时凌晨一点多去吃烧烤、喝啤酒、侃大山,聊着聊着趴在桌子上睡着;当做完最后一顿饭,米全部吃完、紫菜用完、油用尽最后一滴、盐全部用完、鸡蛋用掉最后一个、老干妈全部吃完时,作为掌厨者那种滋味真是特别骄傲。
一起聚会时的犯傻,拍各种友爱的图片,真的特别开心。还有在教室里的互黑;在ktv鑫姐的麦霸风范;在球场上重庆、许涛的矫健身姿;我们聚完餐去玩碰碰车、旋转木马那种包场的霸气;这些开心时常回味在心中。
亲人,亲情常常无暇顾及
如果说对于团队、对于学生,我做到问心无愧时,有些亲人却被我忽略了。感到最亏欠的就是家人。从五一到暑假回家三次,可是三次都在县城里游荡,没能抽出点时间回家看看,走进家门看看爸爸妈妈、看看家里的老房子、看看那一亩三分地。放假回家后把行李放到家中,须臾又跑到县城进行宣传,办辅导班的一个月仅仅回家一次呆了20多分钟找好资料书又匆匆离去,留下母亲絮叨着落寞在身后。8月4号,母亲52周岁生日,因为辅导班安排了讲座以及师生篮球赛也没能抽出时间回去看看。姐姐身孕在身,也没能多拿出点时间跟她聊聊关心一下,每次找我聊天我回答一两句后,都是以她那句“你先忙,我下了”为结局。
为了赶着时间回家宣传也错过了跟华中科技大学信管1101班同学聚餐告别的机会。还记得7月10号忙碌了一天之后,直到11号夜里凌晨三点我们三个还没有睡觉,继阳熬不住了一个人躺在课桌上睡着了,许涛依然奋笔疾书写教案。是的,大家这天太累了,由于之前一直忙着宣传,无暇顾及备课,许涛代的高三数学难度较大,因此第一次试讲效果不是特别好。当晚上家长给我打来退课电话时,一股各种压力下的无名火全放在了许涛身上了,冲着他吼着“不行就全部停课,全部教员都听耿重庆一个人的课,难道大学这两年都白上了吗”。当时真是难为他了,一个任劳任怨的仗义好男人。
《状元笔记,方向起航》期待远航
筹办这本书,收获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信任与希望。首先感谢河南省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前三名余仕琦同学,以及2013年河南省高考理科前三名冯思远同学前前后后一如既往的信任与支持。记得中间由于加印问题,资金难以周转。当时许涛希望筹钱加印但我实在没勇气给团队成员打电话,因为我害怕,害怕把成员的血汗钱积压,甚至是血本无归。当时感觉自己就是一个颓废的懦夫。在宾馆听着许涛逐一给你们打电话,我自己就在旁边用被子蒙着头,不断地用手捶着床,那一刻心情特别复杂。我相信8月24号是我这一生中都不会忘记的艰难一天。谢谢大家这么信任支持我了,1000、2000、5000、8000,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支持我们的方向教育。
那几天真是特别的艰难,我和许涛相继病倒,拔掉针头又立即投入到工作当中。男人就需要这种激情,在创业中感受到生命的张力与人生的价值。
敢担当,负责任,有梦想,有激情。这就是方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