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很巧合,第一次知道茨威格,竟是无意中看了徐静蕾的一部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过后仿佛被什么电到了般。于是我去图书馆借了茨威格的两本小说,一口气看完后我被作者的思想深深震撼。有时候因为喜欢一部小说而喜欢上作者,之后就会读完作者的其他著作。
一个作家的一部著作因为被搬上荧幕而被大家所知,不知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不幸呢?更何况是一个异国的已故作家。茨威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反战运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后流落他国,最终在抑郁中和妻子双双自杀。那个时代毁灭了他同时也造就了他的才华和不寻常。
他在其小说中即表达了一种难以逃脱的宿命感。其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如此,《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亦如此,人难以逃脱的宿命,虽不悲壮却也无奈。在茨威格的小说中总是有细腻的心理描写,真实得让人害怕,似乎某一个时刻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心理历程,有过那种的好奇和愤怒。
有人说艺术家与精神病只有一线之隔,而你似乎早就跨越了这一线之隔。小说中、诗歌里满满的全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创意,我惊讶于平常的人哪里来的这些想法,想来想去就只能把其人归为精神病的一类人了。正如诗歌所写:
你从来不属于这个世界
无论对错
魔鬼都是主宰
仿若一个陌生人
正如你书中的陌生的女人一般
你奔跑、呐喊
战火中血肉横飞的尸体
那乱飞的子弹直穿你的胸膛
那火焰将你化成灰烬
他们驱赶你的肉体离开你的灵魂
于是你久做他乡客
你看着魔鬼将死结套在无辜者的脖颈
遍地都是阴冷的坟丘
你的眼泪洒遍每一个墓碑上
此刻清醒着不如永远沉睡
于是
你和爱妻举起手枪
世界的丑陋将在明天消失
可惜你没能熬过今天
你躺在坟墓里
幽暗又冷清的角落里
阻断了一切战争和阳光
风起时雨声不歇
可你的生命历程已断
你带走一个个属于你的故事
走向一个冰冷的怀抱
一切的尽头与终点都在坟墓
人们穿过兴衰荣辱
但每个人的宿命都是相同的
以不同的方式走向死亡
可你的方式似乎更悲壮和无奈
跨过了一百多年
已发黄的纸上
一个个故事一首首诗歌
在慢慢诉说一个诗人无奈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