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渺渺时代皎皎星

发布日期:2013年09月09日 16:56 点击次数:

  作为一个浪迹于电影江湖数年的不羁少女,我是带着批评与质疑的心态走进电影院观看《小时代》的。环绕着我的初高中小萝莉们对自家偶像绵绵不绝的赞美和夸耀打破了观影之前应有的一室静谧与安宁。两个小时之后,影片结束,我在拥挤的人潮中独自挤出影院,默默咀嚼着刚才人物的悲欢离合,故事的阴晴圆缺。
  毫无疑问,突兀的情节,煽情未遂只余乏味的台词,形象脸谱化的人物,引人争议的价值观,凌乱而破碎的剪辑,未达水准的打光,泛滥使用的长镜头,让这部郭大导演的大银幕处女作上映一天就引发了铺天盖地的批评和愈演愈烈的口水之战。网络之上剑拔弩张,一时之间谈时代色变。就像一枚小石子一不小心坠入原本平静的幽潭,溅起朵朵水花,泛起圈圈涟漪,《小时代》本无心引发争端,还是无可奈何地卷入了这一场是非之中。
  粉丝们自然无不保留地持续着对自家偶像的支持,用演员选择恰如其分,表演自然恰到好处,对小说情节高度还原回击着一拨又一拨批评者的攻击。
  把小说搬上大银幕,的确是一件耗费苦力的活儿。文字总是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在脑海中尽情按照自己的理解勾勒出故事的轮廓。一旦要拍成电影,问题也就接踵而来:演员的选择,情节的删减,主辅线的处理……当初白鹿原上映,尽管是王全安呕心沥血之作,也不能满足广大读者那颗挑剔的心,因为其对小说还原不当,辅线人物喧宾夺主,未挖掘出小说内蕴含的思想深意而备受诟病。连王全安这种在电影圈摸爬滚打数十年的人物都无法使小说在电影世界里焕发第二春,更不要提郭敬明这样初涉影坛的新人了。
  小时代小说本身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过电影。厌弃者说整部小说弥漫着作者对浮华物质的无限意淫和纸醉金迷的靡靡之气,夸张而不接地气的人物设置,为虐而虐的突兀情节,都是硬伤。我却想说,这又如何?谁不曾有过梦?哪怕是像这样不切实际的梦,只要有人愿意做,又愿意分享给那些有公主王子梦的希冀少年们听,给他们的青春添上一份难忘的情怀,就不应该被视作肤浅。
  尽管我实在是不喜欢周崇光这个人物,可我真的还是痴迷于他的一段话:
  “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飘浮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我们是比这还要渺小的存在。你并不知道生活什么时候突然改变方向,陷入墨水一样浓稠的黑暗里。”
  “我们依然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的努力着。这种不想放弃的心情,它们变成无边黑暗的小小星辰。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这只是大大时代里一个小小的故事。请允许我矫情地结束此文:我愿变成一颗迢迢皎皎的星辰。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王梦晴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梦露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