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我怀念的,关于你的那些

发布日期:2013年09月11日 10:05 点击次数:

  只有离开之后,才深深感受到你的好。母校,我怀念关于你的点点滴滴。

——题记

  其实,读大学后,我并不是没有回过母校。每次寒暑假,我都会回到自己曾经就读过的灵川中学、雄村初中,去看望我的中学恩师。作为有怀旧嗜好的我,也会到曾经有过记忆的老地方走走,看看变化,感悟当年与现在不同的心境。每当这时候,我的脑海中都会记起多年前的情景,那些人,那些事,圈圈点点的痕迹,全涌上心头。
  今年暑假再回到母校,看到的仍然是熟悉的景,见到的仍然是原来的恩师,但这次的感受却和以前有些不同。只因为,较于寒假所见,母校变化更明显了,师生情更深了,采访中学老师的“梦想”,让我对中学老师更钦佩了,也对西部地区的教育状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记忆中那些温存的美好

  我的高中母校——灵川中学,她位于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的西北部,在凤凰山下,甘棠江畔。甘棠江是漓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可以说高中母校是镶嵌在漓江边的一颗璀璨明珠。母校创建于1937年,当时名为“灵川县立国民中学”,1961年才改名为“灵川县灵川中学”。七十余载的岁月,使母校的历史和文化更加深厚,延续的教育变革也让母校越发显出勃勃生机。
  距离高中母校200米处是湘桂铁路的过道。还记得,那时我还在灵川中学念高中时,每次经过那都要为过路的火车停下来:火车过去后,行人才能过去。而火车走后,等待已久的人们却只能拥挤着过马路,这样的路口不仅耽误过往行人的时间,也有一定的不安全性。这次回母校,出现在我面前的,竟然是一座宏伟的三层高架桥,桥上车辆通过,桥下通道为行人过道,地面则用护栏围起来了,专门为火车专用道。看到这座桥,确实很让我震惊,半年的时间,高架桥已蔚然耸立,而从市区到母校也有公交车可直达,通往母校的交通越来越好,我真的感到欣喜。
  漫步母校校园,最初领略到的是花草相间的片片绿化带,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环绕教学楼的“绿色长廊”。校园是美丽的,那里的景色,春夏秋冬各不同,而我最爱它的春季——沿着高高的木栏生长的三角梅开着最鲜艳的花朵,木栏下的椅子上坐着晨读的学生,不时低徊飘荡着的琅琅书声传入耳中,多美的青春!每当看到三角梅,我便想起自己的高三时光,无数次在三角梅树下晨读,校园的美丽中夹杂着我的几分忧郁,也许忧愁是因疲惫而起,但更多的是对梦想的忧愁,是对梦想的渴求。校园的三角梅树下,是我梦启蒙的地方,当再次来到这里,让我真的好想“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回到那些年的时光”,回到弥漫着我青涩气息和印着我串串足迹的时光……
  母校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女生公寓楼的成功建设。还记得,那时一个小小的宿舍容纳了我们8个人,虽然拥挤却也很温馨。现在学校的住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每间房住4人,单独卫浴,母校的师弟师妹们赶上了西部大开发的福,有了更舒适的住宿条件,在学习上也能更用心了。看到宿舍,不禁想起了曾经的挚友,你们都还好吗?还记得第一次与你们在宿舍见面的问候吗?还记得晚上我们的卧谈会吗?还记得每日必查宿舍卫生时我们都得优秀吗?还记得我们早上一起跑去操场做早操吗?还记得我们每次都一块去食堂吃饭吗?还记得我们一起抱怨学校里的饭菜吗?还记得我们为了每次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及各种模拟考而焦头烂额吗?还记得我们不开心的时候有过的争吵吗?还记得我们曾经说过的梦想吗?还记得离别时的不舍和默默祝福吗?还记得……还记得……一切的一切,虽然过去了,但当我再次来到曾经住过的宿舍,所有清晰而略带幼稚的画面依然回荡在我的脑海,保留在我的心中!所有的,都是我记忆中那些温存的美好。

爱的形式很简单

  我的成长,离不开母校老师的栽培、关心和鼓励。或许那里的老师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他们一定是最爱学生的,最负责任的,最让学生终生难忘的。母校老师都把教育当做一门艺术,认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把每个学生当作他们自己的孩子。
  还记得,曾经的我差点因家里没钱交学费而辍学,是初中班主任为我申请到国家的免费教科书,是高中班主任为我申请到中央彩票基金,是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加拿大植苗基金会的奖学金;还记得,那时冬天时没有厚衣服穿,身体被冻得直打哆嗦,是高中班主任给我送来棉衣;还记得,每次遇到不会做的题,是老师们一题一题地为我耐心讲解,顾不上课间休息;还记得,每当状态不好时,作业本中都会收到老师的留言条,告诉我要自信、要开心;还记得,上课会偶尔装牛角尖,老师幽默的答语……
  恩师的关爱助我一路顺利成长,母校的“情感教育”使我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抗挫能力有了提高,也让我养成了好的道德品质,学会乐观豁达,学会感恩,学会为梦想奋斗。
  这次回到学校,我问老师的梦想是什么?受访的恩师无不表示,把学生教得更好一些,教得更有出息一些,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帮助更多的学生圆梦。这就是在西部落后地区常年驻扎、一直在最底层默默教书、领着相比于东部发达地区少很多工资的老师们的梦想。我为有这样伟大的老师而感到骄傲!我为有如此深爱学生的老师感到幸福!
  老师们能改变的东西微乎其微,但最能改变的便是学生的心。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的,学生的心灵需要修剪,而老师恰是最好的修剪师,不用工具,在无形中,已为学生除去侵蚀心灵的蚜虫,为学生的心灵铺上一层透明的轻纱,让学生能看清事物的是非,明晓真理。
  老师的爱,形式很简单,为学生圆梦,为学生铺筑成才之路,这就是恩师的“教师梦”。感谢母校的老师,你们让我心中涌起股股暖流,你们给人们传递着生活的正能量。

让更多力量聚集西部教育

  不可否认,近年来西部教育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教学条件日益改善,老师待遇有所提高,但是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仍然是需要提高和重视的。
  李克强总理说过,让孩子受教育并且受到良好教育,是几乎每个家庭的共同愿望。是的,这是每一个普通家庭最美丽的“家庭梦”。然而,目前的教育现状却存在不公平之处,东西部教育的不公平竞争,发达地区教育保护主义存在,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和重视不足,教育的软硬件落后,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仍需提高和重视等等。促进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让更多贫困孩子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需要更多力量聚集。
  促进教育公平,要培养更多服务中西部和农村的人才,要将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倾斜,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
  教育培养的国家的栋梁之才,不管何种教育,都应不离“德性教育”。我很荣幸,中学时母校提倡“情感教育”,而大学又提倡“培养最有德性的本科生”。

  忆往昔成绩斐然,展未来再写华章。是母校无私的爱,殷切的教诲,刻骨铭心的关心和鼓励,让我不断踏上前进的征程,把懵懂无知的我送进了大学的校园,助我在梦想的大学象牙塔学习。感恩母校!感恩老师!亲爱的母校,我很怀念您,怀念您的一切,愿您阔步向前、获得更好发展!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    作者:黄艳华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筱颜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