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西藏,心里总有一种崇高神圣的感觉。
还记当初得我看《转山》时,里面提到了西藏,提到了香格里拉,还有淳朴的藏族人以及他们虔诚的信仰,我就觉得西藏应该是香格里拉般的美好,是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攀登巅峰的梦想的地方,西藏亦是一个净化自己心灵的地方。在这部纪录片式的电影中,充满了对自由流浪的向往,自己渴望流浪的心也在蠢蠢欲动。西藏一直是心中的一个梦,一个谜。
看完《西藏一年》,我的梦想变得更加理智了。在这块很少人触及的土地上,我们更多地是保留了对西藏不切实际的幻想,雪山、蓝天、草地、白云、马群以及牧马的姑娘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确实是一幅美好的画面。很多旅行家也把征服西藏作为自己的终极梦想。我们并不能说那有什么不对,只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有各种不同。但《西藏一年》,确实从一个客观的角度讲述了西藏,一块从未被外界过多触及的圣土。
《西藏一年》的故事发生在西藏第三大城市江孜,讲述了八个普通人一年四季的故事,这里面没有什么显赫的人物,没有惊天动魄的故事,有的只是作为普通人的旅馆老板、普通僧人、乡村妇女主任、乡村医生、包工头、乡村法师、三轮车夫等人的普通故事。但纪录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先后在东西方电视台播出,受到了中西方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西藏一年》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对题材的选择。一个好的题材即意味着一个好的开端。尽管纪录片的真实性要求使纪录片的创作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但纪录片仍是一个将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悟与思考进行艺术化表达的过程。纪录片的选择,首先应该敏锐的把握时代脉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方面都处于一个转型期,因此转型期人们的精神状态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藏问题的加剧,西藏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既是一部纪录片,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部科普片。但它没有去解析西藏的历史或是政治,而是选择了江孜的藏族人作为拍摄对象,反应他们真实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记录和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西藏,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西藏一年》共有五集,分为夏秋冬春,因为西藏的冬天特别长,所以就有了冬初和冬末。在每一集的开篇,纪录片都采取了相同的影像:画面整体偏暗,中间如盘古开天辟地时天地裂开的缝隙,光明顿时出现。画面上出现一个佛塔的半剪影,阳光从塔的空隙穿过,使佛塔显得如梦如幻。接着,出现本集的故事梗概,之后,出现一幅西藏的风景画,中文和藏文的“西藏一年”四个大字和集数显现出来。在看完整个片头后,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气磅礴,特别是配合着藏族长调,感觉更是悠远,仿佛从远古走来,将要探寻一个未知的世界。从开始的风格,我们也可以看出整个纪录片的整体格调,没有刻意的矫揉造作,有的只是琐碎的真实和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每集的内容都有不同,但人们之间有一定的交集,在结构上,采用平行交叉的方式叙述,这就表明制作者在策划时下过大的功夫。旅馆老板建藏负责接待前来视察的十一世班禅喇嘛,这就与白居寺的僧人联系在了一起,孕妇德吉肚子疼,她首先去乡村医生那里检查,但家里人却请来了法师举行驱邪仪式,这里间接也有了一层联系。最后,在藏族传统的重大节日萨嘎达瓦上,所有人都聚在了一起。这是一个闭合式结局,同时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活还在继续,生活还充满希望。
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着重关注藏族的信仰——佛教,这是一种客观冷静的记录。藏族人大部分都信仰佛教,那里也建有大量的佛寺,西藏的布达拉宫,更成为朝圣者的圣地和终极梦想。他们对信仰的坚守和忠诚令人感动。当十一世班禅喇嘛来白居寺时,每个人都想被活佛的圣手抚摸,这样就可以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当时的场面极其热闹,火爆程度不亚于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在第五集中,小僧人次平的师傅年事已高,但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临终前再亲自徒步去朝圣,当我们看到他最终完成时,那种精神的满足感油然而生。建藏除了去尼泊尔拓展业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去朝圣。他们信仰精神的宁静,那种感觉对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来说确实很难理解。信仰的最终目的,还是期盼有一个美好的生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信仰得到了现代科技的挑战,法师可以算人姻缘,祈福降雨,但是在政府给村民配给防冰雹高射炮后,他失去了一笔很大的收入。医生可以解除病人肉体上的痛苦,可是精神上的痛苦,他们依然寄托于伟大的神,甚至于养生自己也去找活佛看病。对于这些,我们只有尊重,或许,随着更多一代年轻人走出西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他们的人生观会发生挑战。无论怎样,这种对传统文化坚守和保持,将会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在解说上,本片的制作也是相当讲究。解说对画面的最大作用就是解释说明,并且在最大程度上传递画面的信息。此外解说者的声调也影响着人们对画面的欣赏,影响影片的节奏。不同风格的影片一定有一个适合的声调。本片解说者的声音非常有厚重感,节奏缓慢,适合这种内涵丰富的影像,唯一的小缺点就是发音有些不清楚。另外,音乐的运用也是抒情式的,缓慢、悠长,令人震撼。
《西藏一年》的拍摄历时一年多,青藏高原环境艰苦,可我们看到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坚强乐观的精神面貌,当然,还有面对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冲击时的挣扎和迷茫。这才是一个真实的西藏,脱去了想象中的外衣,毫无保留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英国的《泰晤士报》曾评论此片:轻扬如飞雪,深远如禅宗。见证了一个真实的神秘藏地。“以罕见的深度,惊心动魄的力量,公正记录当今世界最有争议、最偏远人们的真实生活”,我想,这是对制作者最好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