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沂蒙红色之旅有感

发布日期:2013年08月22日 10:53 点击次数:

  经过长期的精心准备,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红色革命圣地沂蒙,开展了一次关于了解革命先烈光辉事迹和考察农村生活的社会实践。这次临沂之行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上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受益良多。让我们了解了革命老区人民生活现状及发展状况,由此也可以窥管看豹,对于现下中国老少边地区发展优势面临困难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理解。这些经验对于我们而言是极其宝贵的。
  悦耳的沂蒙山小调还回荡耳边,沂蒙美景想必以令无数人倾倒。好山好水好风景,是沂蒙享誉全国的重要因素。但是与别处山水景点不同,沂蒙山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是一处难得的红色旅游胜地。经过这次实践我们团队粗浅地总结了一下沂蒙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概况。
  在中国现代史上,沂蒙老区与井冈山、延安、太行山、大别山齐名,是全国五大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留下了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肖华、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人战斗、工作的大量革命遗迹。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包括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无论从地位、规模还是从数量、分布上看,都具有重要价值。我们一行九人先后参观了华东烈士陵园、新四军军部遗址和孟良崮战役遗址。那一座座肃穆严整的坟墓,那些破损残旧的战斗痕迹,那些新四军用来奋勇抗日的枪械,那些新四军战士用过的水壶弹夹,无不令我们产生了对革命先烈发自肺腑的尊敬爱戴,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英勇斗争产生了由衷的钦佩,更让我们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感慨涕零。是的,我们中国是经过五千年风霜雨雪洗礼的文明古国,我们中华民族是不怕压迫不怕苦难不怕艰难困苦的民族,我们中国人民更是前赴后继无所畏惧的炎黄子孙。另外,沂蒙山水沂蒙小吃,比如沂蒙杂粮煎饼也享誉全国。这些都是沂蒙山拥有的优势发展资源。
  沂蒙山区有着深厚广博的红色资源,这片英雄热土所哺育的英雄儿女及其英雄事迹,故事听不够,遗存看不完。但是,沂蒙山区没有进入《2004- 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提的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造成这种后果最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对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做好宣传,没有打造出红色旅游精品,导致沂蒙山区知名度不高,没有被国家主管部门认可。此外,资金缺乏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沂蒙山区的地形条件,一些从主干道到红色旅游景点的连接路段不通畅,许多景区内的水、电、路的配套建设滞后,景区内的旅游厕所在数量和质量上大都达不到标准,导致景区档次不高,缺乏吸引力。我们团队在沂蒙山区也深切地体会到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落后,许多百姓仍然难以达到国家平均生活水平,令我们十分心酸。不过他们淳朴的民风和热情的招待让大家感到宾至如归。
  如今,环境的恶化、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等也成为了影响沂蒙山经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加强保护,不能让沂蒙美景只存在人们的歌声里。因此,我认为加大开发和投资,治理环境,设计合理的红色旅游路线,因地制宜地发展沂蒙经济是振兴这块革命热土的必由之路。
  这次沂蒙红色之旅社会实践调研还有些不足和遗憾,但是总的来说丰富了我们的社会阅历,使我们能够有机会运用所知所学,从经济发展方面给出我们自己的见解,对于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次提高和进步,大大锻炼了实践能力。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吴佳琦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琼儿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