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七·二一”北京特大暴雨已经过去了一年。一直清楚的记得,一年前的今天,我正巧奔波在首都的瓢泼大雨中。翻看这一年来的日记,不禁感慨万千。
作为一名即将升入大四的学生,回顾这三年来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桩桩件件,可以说,交流生活占据了我大学生活的八分之三。而一年前的今天,我正为办签证而经历了那一场滂沱大雨。说来也巧,去年的暑假里一共去北京三次办理签证,其中一次遇上大暴雨,一次遇上回家的火车停运,可以自嘲地说,好运气没有,倒霉事却总是发生在我身上。
不过,也正是这一次次的“倒霉事”,让我得到了历练,让我加速成长。正是没有“好运气”光顾,我才会脚踏实地一路走来,不带半点侥幸心理、不靠丝毫投机取巧。
一个学年的国内交流,加上一个学期的国外交流,在别人眼中,我的大学生活无不闪着耀眼的光芒,甚至让人心生妒忌,然而,他们看到的从来只是那辉煌的一面,而独自在外漂泊的艰辛,从来都是被忽略。想到中学写作文总是只顾堆砌些华丽辞藻,那句写刘翔的“我们所有人看到的是他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耀眼荣光,然而他曾为此洒下多少汗水、付出多少艰辛、经历多少苦难,却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时真是年少无知,温室花朵般的娇弱女生,怎能体会到“付出”二字的真正含义。而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也慢慢感受到了什么是“付出只有自己知道”。
曾记得,两年前,从没单独出过远门的我,带着父母的千叮咛万嘱咐,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一股傻劲儿,独自踏上了交流之路,从武汉大学,到法国雷恩。
凡事都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第一次在南方生活就抗拒不了武汉的湿热和没有暖气的冬天。在这个新环境里,需要不断加快适应不同的教学进度、迥异的教学风格、陌生而难懂的方言,甚至是剽悍的民风。于是,一天一天,风吹一阵,雨落几场,等草木从裂缝里长出来,盖满了群山,温室的花朵就长大了。不知何时,我学会了向父母、老师和朋友报喜不报忧;不知何时,我懂得了理解他人的苦难、倾听弱者的哀愁;不知何时,我从磨难中收获希望、从挫折中看到曙光。
也许是曾经在武汉“历练”一年的缘故,第一次独自跑去北京办签证、第一次面临特大暴雨的滞留、第一次遇上大范围的列车停运、第一次出国、第一次乘飞机、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自己买菜做饭洗衣服……这些无数的第一次并未让我心生胆怯,而是淡然处之。也许是那时,我才懂得曾经的苦难是为了加速我们成长,让我们面对未来变得更加坚强。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这一年半的交流生活中,有过笑,有过泪,有过辉煌,有过萎靡,有过疯狂行走于灯红酒绿的世界,也有过披星戴月沉浸于浩瀚书海之中。突然想起保尔·柯察金的那句名言,我终于可以大声说:选择做交流生,我无怨无悔。
此去二年,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