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
发布日期:2013年06月19日 09:22 点击次数:
在全国各大城市,行人因为闯红灯、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等不文明行为受到交警部门处罚的新闻报道,再次引发社会的关注与热议。罚款不是终极目的,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手段进一步规范行人的出行。今天,我在学校外的十字路口仍然看到个别行人在“中国式过马路”,深感遗憾后进行了思考。
从个人角度来说,遵守规则,是维护自身利益并顾及他人利益的切实做法。规则是一种约束,但更是一种保护。“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人们凭着法不责众的心理来进行某项活动。“中国式过马路”的出现,是行人自身素质不高、法制意识淡薄所致。而我在法国交流学习时看到,那里的行人即使半夜三更、人车均无时,也依照灯变行动,这是他们的良好习惯。
让我们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请我们大学生成为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的模范,带动全社会的行人从自身做起,多一点配合,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支持,多一点遵守,让“中国式过马路”逐渐湮没在自觉顺畅的遵守潮流中。让“中国式过马路”这一带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词汇,伴随着个人文明素养的不断提高、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而消亡。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田耘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筱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