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夏天在五月中旬的这一天,猝不及防来临。太阳的光按摩着山大校园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个山大人都在这个周六的日子享受着自己的生活。而也是在这普通的一天,百年山大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山东省四所高中的高中生们。
带队的志愿者和随队记者们早早的就守在大成广场。气温不断升高,他们的脸盘挂着汗,但还是认真注视着校门,等待着中学生的到来。
这也是中学生们最先见到的“山东大学”。
大巴车一放慢速度,志愿者们率先拎着给中学们精心准备的材料袋冲到车门口。中学生们好奇地趴在窗口向外张望,注视着这群陌生但热情的面孔。
中学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始了山大之旅,相继参观大成广场、小树林、蒋震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生命学院、晶体所等。在小树林,看到在木桌上自习的大学生,中学生们不禁放轻了脚步,压低了声音。好多同学拿出相机拍下认真的大学生,发出了“这里好像公园啊,居然也能上自习”和“学长学姐们上了大学还这么刻苦,比我们用功多了”的感叹。中学生们对记者说,想要用拍下的照片来激励自己,学习是一生的事,现在的学习,也不止是为了高考,而是为了将来能进入一所像山大一样的名校继续奋发图强。
在陪同人员中,有一位正在山大数学系2012级就读的同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是去年刚刚以优异成绩从青岛十九中毕业的校友马春曲。随队而来的青岛十九中副校长一见到她就对高一学生们说,“这是你们最优秀的学姐,考到山大来了!”在与校长和学弟学妹们的交谈中,马春曲同学欣喜的讲述在山大的大学生活,自己的变化,以及对学弟学妹们考入山大的殷切希望。
转眼时间到了中午,中学生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亚洲第二大食堂进发。
在食堂三楼,同学们发现了校友在举行婚礼。“山大好开放啊”,一位中学生说到,“原来食堂还可以办婚礼啊”。这时西厅的窗口已经飘出饭香,中学生们迫不及待的来到窗口,掏出材料袋里早已备好的餐券递给拿着大勺的阿姨。吃着美味丰盛的饭菜,同学们开心的就上午的行程交谈起来。吃完后,又向辛勤收盘子的阿姨表示感谢。
“这里的每个人虽然都很朴素,但都很亲切,学长学姐们是这样,老师们是这样,服务的阿姨们也是这样”,在随队采访快要结束时,淄博一中的一位女生这样对我们说到,“我很喜欢山大的人,这是一个育人的地方。”
每个山大人,都代表山大。中学生正是被这种校园气氛深深感染。
明年或者后年,他们或许会成为山东大学的一员。继续传承着一代又一代山大人的智慧与执着,点亮了一盏又一盏希望的明灯,圆满了一个又一个的一流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