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13年4月20日上午8时,中国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这是继5年前汶川地震后,在四川发生的又一次大地震。
四川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与板块的碰撞造成了交界处的不稳定并且容易发生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分析,四川雅安地震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大断层发生东西走向的逆向运动造成的。初步定位显示,震源可能位于龙门山断层或一个深度在12公里的有关地质断层。而这个龙门山断层隶属于青藏高原区,恰好青藏高原就是由于板块之间的挤压形成的。
由以上自然地理环境可见四川的频繁地震不是偶然的,但此时对比另一个位处地震带的国家——日本,经过多年与地震的抗衡,地震对于日本来说可谓是平常之事,每一次地震发生,日本都能泰然处之。为什么日本可以抵御如此无情的灾难呢?首先要谈的是经验,在历经多次地震造成严重破坏后日本积累了丰富的避震、防震经验。其次防御措施,日本的房屋建筑都是针对地震而建,能够有效防御地震。当然也离不开预测,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日本的科技也在进步,预测地震相对别的国家更准确。从日本有效抵御地震的因素来分析,我们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取长补短,避免灾难的再次降临。
似乎在每次大灾难面前,中国人都显得十分团结,十分有爱心,就这一点而言是积极的,是民族感的体现。但是在为灾区募捐的时,应当量力而行,就大学生来说,积极参与其中,将自己对于灾区同胞的心意传递出去无可争议。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捐款、捐物是一种盲目行为。身为一名学生,可供自己支配的零用钱并不是很多,况且自己还需要家长的经济支持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因此,在自己经济状况尚显囊中羞涩的情况下豪放捐款、事后每餐馒头青菜,这表现的不是爱心和无私,而是对奉献爱心方式理解的狭隘。其实有更好的传递关爱的方式,比如向家乡在四川的同学表示慰问。无论这位同学的家是否在雅安,想必他(她)的家人在地震来临时一定受到了不小的震撼,身为同学是否应该多关心关心他(她)和他(她)的家人?一句关切的问候,一句安慰的话语,顿时心中温暖,爱意传递。
当代大学生应当本着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原则进行爱心奉献,不要让各种捐款、捐物给自身带来困扰。究其本质,最恰当的献爱心的方式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利用工作优势来行善,为雅安奉献力量。学建筑的应该潜心钻研房屋的坚实结构,抗震性;学理工的应当继续研发地震预测仪器;学文史的应该分析震后人民的心理,进行安全抚慰;搞医学的应该多研究震后伤员的病情,研究针对于地震的药物……只有这样,当代大学生才能将优势发挥出来,以自身最应该做的事情为灾区奉献一份爱心,让自己得到一片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