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在“冷酷仙境”与幸福重逢

发布日期:2013年04月15日 10:11 点击次数:

  世界凶顽异常,但是一个人可以靠着爱和勇气脱困。
——《海边的卡夫卡•序》
  在村上春树的小说《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有一群身患西伯利亚癔病的农民,他们住在西伯利亚寒冷的荒原里,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从东边的地平线升起,划过高空落往西边的地平线——在每天周而复始目睹如此光景的时间里,他们突然发现身上有什么死了,于是扔下锄头,什么也不想地一直往太阳以西走,直到倒地死去。
  在荒诞的梦境中,村上春树用悲哀却并不沉重的语气向我们讲述了他心中的理想世界——就像岛本之于初君,也正如农民们疯狂追寻着的“太阳以西”,那是一个无须掩饰,可以看到真我,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地方;那也是一个生长于自我的幻想中,虚幻缥缈,遥不可及的地方。
  现世繁重,许多生活都在流于荒芜,当生命变得机械,就像那群碌碌的农民,我们便会在麻木不然中忘记用心生活的方向和意义。所以当农民们醒来,看见了自己虚无的生命,便着了魔似的一直奔往太阳以西,以死为代价,不停地追寻自己有意义的生活,自己理想的世界。在这里,村上似乎给了我们一个悲观的预言——理想世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类终究会在生活的羁绊中死去。但当小说的最后,岛本离开,初君放弃了抛弃一切的想法而重新回到他安逸的现实生活时,我们便能理解浮现在这字里行间的村上浅浅的微笑——理想太远,我们无法逃离现实,在改变不了世界的时候,要学着改变自己。
  当然,我们的生活不必那么严肃。在春色斑斓的日子里,捧起一本书,读一首触动心弦的诗,便可以找到填满心间的满足。大学的年华,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人生中的宝石,在每天的经营中,我们总会遇到必须向生活妥协的时候,总会有为一些功利的目的而奔走的时候,只要不忘记自己的本心,懂得改变自己的人才会把每一件事都做得有意义。
  如此以来,我似乎理解了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为什么“冷酷仙境”中的我在意识消失之前会感到失落和留恋,为什么在“世界尽头”我会想方设法逃走,以及为什么当“我”终于即将和影子成功逃离镇子时却又选择留下来。冷酷的仙境中,文明进步的浪潮是一个弱小的人类所无法撼动的,世界必然会按照自己的轨迹继续发展,即使是朝着并不尽人意的方向。我们身处的这个真实世界或许荒诞,或许有很多污点、扭曲让人无法忍受,让我们常常发牢骚地说:“如果可能真想离开……”并在自己的头脑中构造出一个完美世界,渴望进入其中生活。但当我们真正要告别现实生活的环境时,我们却又会不舍、会惋惜、会失落、会心痛。因为这是我们已经熟悉了的生活,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世界,也因为我们还有智慧和意志,可以用爱和勇气去突破现实的荒芜而走向圆满的人生。同时,在“太阳以西”,在我们为自己建造的世界尽头的理想世界中,生活也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如意。因为一方面,无论怎么逃避,我们总会被现实所牵缀,另一方面,当生活脱离了社会和集体,脱离了追求和经营,我们又难免变得空洞、不安和虚无。所以“我”费尽千辛万苦也要带着影子逃走,回到东京匆匆忙忙、物欲横流的生活,即使世界尽头的日子是那样的安逸。
  而作为一个出色的作家,村上并没有到此为止——在作为世界尽头出口的水潭旁边,“我”却出人意料的放弃了之前所有的努力,选择了留下来,因为“我”发现,“世界尽头”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我”必须留下来改变这一切,拯救这一切。进步固然让人痛苦不堪,但是世界和自己不可能不进步,与其说世界尽头的镇子是自己造出来的,不如说那座镇子就是自己本身。在这里,村上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这一矛盾的光明之路——麻烦是外界给予的,牢笼是自己造成的,在面对恐怖的世界时,人要先学会战胜自己。
  我想“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在“世界尽头”,有神秘的古梦,有安然生活的金毛兽,有友善的发电站管理员,有古旧的乐器,当然还有“我”深爱着的图书馆女孩,这一切会给我力量气,让我战胜自己。“世界凶顽异常,但是一个人可以靠着爱和勇气脱困。”无论是35岁的计算士,37岁的初君,还是15岁的田村卡夫卡,在生活的尽头,他们都因战胜了自己而成为被解放了的的普罗米修斯。
  只要我们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能否认这个“冷酷仙境”美丽的一面。在遥远的古代,不宽容的时代里,我们的先辈曾经为了生存和自由而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在祭祀中学会舞蹈,创造悲剧,用诗的方式记录智慧,用弱小的身躯推动历史的巨轮走到今天。而安享这一切文明的成果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外界的种种呢?
  怀着爱和勇气,拥抱一片内心明媚和温柔,让我们在“冷酷仙境”与幸福重逢。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曲天泽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梦冬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