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天气状况可真是备受大家的关注,从冬季持续不断的雾霾到如今的沙尘、反常的高温天气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再一次成为了人们思考的问题。
住在济南,只觉得今年的天气格外“有个性”,冬季的雾霾就不用说了,全国都一样,济南这个重工业发达又是近似盆地地形的城市自然逃脱不了十面“霾”伏的命运,可是今年的夏天似乎来得也太迫不及待了,刚刚进入三月份气温就高达二十几度,让我们大家美丽的春装还没来得及“出世”就提前“夭折”了,再加上呼呼的东南西北风,不禁让我有一种错觉这刮的是春天的沙尘暴,夏天的热风,到了晚上才恢复春天正常的低温。这风中夹杂的尘土让我们又带上了冬天厚厚的口罩,今天陪同学去买口罩店主说已经卖光了,我们着实吓了一跳,口罩如此抢手还以为是非典又卷土重来了呢!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发展生态文明,开始我还觉得这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简单拓展延伸,如今就今年的天气状况来看真是佩服习近平总书记的高瞻远瞩。生态文明建设的确值得提到战略的高度上来。人类不能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而一味要求大自然让步妥协,自然也是有它的底线的,超越这个底线人类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自然的反击。纵观我们现在的发展模式哪一个敢说做到了可持续发展?我们向自然索要的物质、资源已经快把自然母亲逼疯了。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教育我们“天人合一”,费孝通先生的导师马林诺斯基在他那个时代就反对主流的把自然与社会也就是人对立起来的思维逻辑。周国平先生在他的散文中也表明了人要有所敬畏,无所敬畏不信仰神圣的人也必会被神圣所抛弃。
我们人类是时候好好反思一下,我们拼命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不能呼吸的空气,多变的天气还是为了让人无法放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