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唐钧笑评农民工冻死”乃舍本逐末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30日 11:17 点击次数:
从12月13日晚,中国社科院教授唐钧作客央视《新闻1+1》栏目解读两起农民工冻死事后,“唐钧笑评农民工冻死”在网上迅速“升温”,点燃了公众的口水激情。而真正需要升温加热的城市流浪人员救助政策却始终维持在常温状态,甚至是低温状态。当我们热议唐钧的笑容时,其实已经是在舍本逐末了。
不管是真心的笑评,还是自然的笑容,当把这些与城市流浪人员救助放在天平两端的时候,孰轻孰重不言而喻——一个人的笑容难道重于一个群体的生存。这件事于唐钧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教训。不管他以后是继续保鲜自然的笑容还是强自“社会仪容”,这都取决于他自己,他有调度自己心情的权利。况且我们关注唐钧,“本”应该是他在城市流浪人员救助政策上的建言。当我们真心的注意把注意力投放到解决问题时,我们接触到的是触目惊心的农民工屡遭冻死的惨剧,隐藏背后的城市流浪人员救助政策的缺陷时,相信我们会放下一些务虚的遐想,关注一些务实的存在。
再者媒体以及公众对唐钧的关注骤然升温也预示了在其生命周期中的骤然冷却,因为在公众视野中下一个热点很快又会重新沸腾起来,但是唐钧“笑评”所评的内容也就不了了之了。或许在一段时期以后,我们又会发现“评农民工冻死,语调不悲”的言论。至此我们所需要真正关心的亟待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只是过了一把嘴瘾如此而已。在这里公众正义这块“好钢”并没有被用在建立健全城市流浪人员救助政策这块“刀刃”上,却被有心无心的打在个人行为上,并且他要为自己的个人行为承担社会性责任。于是,有人遭殃了,有的事情却没有解决。
不管是媒体还是网友,作为一个有社会道德感的人,当一件事情发生之时,我们首先要做到的不是如何抓人眼球,而是暖人心扉,因为本末倒置的回报就是恶性循环。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陶庆娟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慧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