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发布日期:2013年02月25日 11:29 点击次数:
前方有一条路,如此定义是因为它通向了某个地方。但是它的确简陋了一些,周围没有屏障,雨下后也必定泥泞。而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修补它。
于是,有人在路两旁种上了一种会开花的树,春季枝头绽放而后花瓣片片如雨下,零落成泥碾作尘,夏季它是绿色的屏障,风吹过哗哗作响,更添一份阴凉,秋风起落叶金黄,冬雪下铁树银花;树站成一排,这条路成了四季里的风景,只是雨后依然泥泞。而有人则选择把精力放在路面之上,他会将路拓宽、修平、硬化,道路双行,兴许安上路灯,昼夜通行无阻,也不会变得泥泞。路长了就成了人生的旅途;风景或坦途,是人生的态度。前者是理想主义者的浪漫,后者是实用主义者的精明。有时候两者争执不断,实用主义者嘲笑前者的无用功,而前者则蔑视后者的不解风情,世上总是太多无休无止又无谓的争吵,而这是其中一种。
乍一看,这实在不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极端,仿佛苹果与梨,好比方便面配料包中的“依个人口味逐量添加”。而如此的争吵,与其说是怀疑对方,倒不如说是怀疑自己。世上的人有时高傲地很,偏会对世界作各种界定,最后反而束缚了自己。而生活就是毕加索的画,你永远无法理解,但你总会找到自己的一种领悟——是大彻大悟,是自欺欺人。
简单的事经过思考后却变得愈发困难,正如数学中的“1+1=2”一般。更何况生活要比数学更为复杂,到处充斥着矛盾、变数,所谓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人也不免有了宛若沧海之一粟的感慨。行棋无悔终究是赌气的话,四十不惑也多少只是一种豁达,付出过后总会不禁思考,不管有多不情愿,也会说一句“如果”。这样的疑惑是岁月积淀后一时的迷惘,是无奈的感叹,而如此的思考虽是人之常情却离真理越来越远。最后的最后它成为一种诗意,意味悠长,在这样一种情愫中总存在着某种对比——它是老庄与法墨,是亚历山大与狄奥根尼,是海上漂流的钢琴师与 叱咤风云的教父,是月亮与六便士……
而生活中,纯粹的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并不存在,生活有它的狡黠,人也有自己的圆滑。每个人都经历过孩童时的天真烂漫,也必定会在成长中领悟到处世之艰。可人的一生到底又在追求什么?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个渔人与商人的故事——在一个小渔村的码头,渔人每天只钓足够一天的鱼,余下的时间跟孩子玩耍、午睡、黄昏时喝杯酒、与哥们弹吉他。商人告诉他,为何不多钓鱼,然后建一个船队,再然后开一个罐头厂,最后企业上市,渔人就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渔人困惑,说道,我现在不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吗?——生活总是充斥着如此的黑色幽默、血色浪漫。
猜中开头却猜不中结尾,经历过世间沧桑,理想主义者痛饮了现实的残酷与蹉跎,实用主义者纠葛过得失成败的空幻。或许在某个平静的傍晚,他们促膝长谈而后对着夕阳默默不语,理想主义者回忆起那条四季风景秀丽的路,或者感叹良辰美景终虚幻,而实用主义者也许唏嘘人生苦短世事羁绊,也许自豪着那条由小径到坦途的大道,之后两人相视而笑。不论如何,现实让他们最终和解,因为他们终于领悟到当初以为的高下立判,只是各自的一厢情愿,世界依然是这个世界。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王亚东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